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我国,钟表行业历经了几十年的产业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国际钟表市场也获得了较高的声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钟表在近些年也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过程中,虽然我国在钟表生产领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面对不断发展的市场,进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仍然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钟表企业;技术创新;品牌;人才;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 TH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40-01
在全球钟表业的体系中,我国的钟表生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钟表生产制造接近瑞士、日本中档品牌产品的水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钟表生产制造大国。而珠三角地区又是我国国内第一大钟表生产市场,集中拥有罗西尼、飞亚达等众多国内一、二线知名的手表品牌。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钟表企业应摆脱“粗放制造”的形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坚持自主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努力实现从低成本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的先进制造业转变,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平台,才能够不断的提升钟表生产制造水平,才能够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我国钟表行业的持续发展。
1 设计研发的创新
众所周知,在电子产品领域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以日本和韩国最具代表性,在技术创新方面,日本和韩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思想。虽然在设计理论方面仍然缺乏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快速消费品市场,尤其是在电子产品的设计方面,却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具有诱惑性的外观设计来赢得市场。如西铁城表在外观设计方面,占据了很强的市场优势。在产品设计方面,日本已经成为一个设计强国,在日本大部分的设计师也有着较高的威望,因此可以看出,设计对于产品的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工推出的“Dolce电波手表”的厚度是7.9毫米,而且是玻璃的,而西铁城的“Exceed echo drive电波手表”的厚度是6.82毫米,并且还是金属外壳的。正是这一小小的差距,促进了日本钟表行业创新的飞跃。针对我国钟表行业科技基础薄弱,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产品定位低端、经营管理粗放,精品意识不强。在产品的设计创新方面,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高度重视产品设计研发,给予设计师充分的思考空间,通过天马行空的设计思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如指针式石英钟表,电波表,高档机械钟表,高可靠性、高精确性短时间计量与控制仪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自主创新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究,注重产品外观设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钟表行业的创新发展。
2 突破人才的瓶颈
钟表企业人才匮乏是当前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钟表企业在社会上进行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也同样存在着较大的流失率。钟表企业需要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讲,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在钟表行业中,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更加需要具有较强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成为了钟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源动力,也成为钟表企业未来发展中一项重要的人才战略。钟表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养、合作办学等形式培养人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各万面的支持与协作。面对目前钟表企业人才匿乏的现状,我们任重道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掌握高端制表技术的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组成优秀的创新团队,就是我国钟表事业明天的希望所在。
3 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同步
目前,我国的钟表市场,国内品牌的产品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和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品牌的溢价能力较低,市场的主流产品仍属中、低端产品为主。而与之相比的瑞士钟表品牌,确有着极强的市场定价权,与我们的产品价格相去甚远,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国的钟表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内钟表市场的发展,钟表企业正逐渐将品牌建设与品牌的发展战略列入了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并且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以罗西尼手表为例,2008年罗西尼的品牌价值是15.18亿元人民币,到了2011年品牌价值已达到了27.96亿元人民币,并于2009年成为成功入选亚洲品牌500强的我国钟表品牌,是我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国内钟表企业。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决定产品含金量的因素,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品牌影响力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国内钟表企业在进行创新时,应当本着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同步的思想,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国内品牌的整合与创造。
4 加快产业转型的脚步
在我国钟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现代钟表业定义为具有高精密机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钟表生产和配套基地,占全球钟表产量超过40%,但整个中国的钟表产业却处于全球钟表产业链的中下层,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转型已经成为我国钟表企业的当务之急。“十二五” 时期是我国钟表业发展重要的转型期,要从数量主导型尽快过渡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效益为主导型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钟表产品种类丰富、性价比高、产业链完整,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围绕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坚持市场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行业资源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推进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重点推进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
5 不断追求卓越
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下,钟表企业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性工作,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1)加强生产技术的管理,实行工艺技术、产品标准化管理;通过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设立产品检测中心、中心实验室;推行科技特派员活动、企业QC小组活动等等,实现技术攻关与基础管理相结合。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两个主要方面,同时也是钟表企业不断追求卓越的有效途径。2)钟表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建立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体系;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导入品牌培育评价体系;建立企业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促进钟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6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内钟表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是钟表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百年老店”的关键。在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道路上,我国知名钟表品牌罗西尼,正是本着“创新为先、质量为本、产品一流、诚信服务”的精神,用创新铸造品牌、用品质塑造品牌、用服务擦亮品牌。罗西尼牌手表连续十年(2002-2011)荣列同类产品国内市场销量第一位,成为我国钟表行业的佼佼者。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国内钟表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钟表行业的持续发展,实现我国钟表产品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品牌方面的三大突破。
参考文献
[1]蓬勃发展的义乌钟表行业[J].钟表,2011,02.
[2]孙瑞.集群化,钟表产业热话题的冷思考[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0,01.
[3]刘惠兰.中国钟表商大会:钟表品牌的信心和期待[J].经济,2011,Z1.
[4]关于推进中国钟表产业升级的指导意见[J].福建轻纺,2011,05.
[5]中国钟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7770&rootcl=协会动态.
[6]关于推进钟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J].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7769&rootcl=协会动态.
关键词 钟表企业;技术创新;品牌;人才;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 TH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40-01
在全球钟表业的体系中,我国的钟表生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钟表生产制造接近瑞士、日本中档品牌产品的水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钟表生产制造大国。而珠三角地区又是我国国内第一大钟表生产市场,集中拥有罗西尼、飞亚达等众多国内一、二线知名的手表品牌。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钟表企业应摆脱“粗放制造”的形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坚持自主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努力实现从低成本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的先进制造业转变,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平台,才能够不断的提升钟表生产制造水平,才能够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我国钟表行业的持续发展。
1 设计研发的创新
众所周知,在电子产品领域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以日本和韩国最具代表性,在技术创新方面,日本和韩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思想。虽然在设计理论方面仍然缺乏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快速消费品市场,尤其是在电子产品的设计方面,却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具有诱惑性的外观设计来赢得市场。如西铁城表在外观设计方面,占据了很强的市场优势。在产品设计方面,日本已经成为一个设计强国,在日本大部分的设计师也有着较高的威望,因此可以看出,设计对于产品的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工推出的“Dolce电波手表”的厚度是7.9毫米,而且是玻璃的,而西铁城的“Exceed echo drive电波手表”的厚度是6.82毫米,并且还是金属外壳的。正是这一小小的差距,促进了日本钟表行业创新的飞跃。针对我国钟表行业科技基础薄弱,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产品定位低端、经营管理粗放,精品意识不强。在产品的设计创新方面,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高度重视产品设计研发,给予设计师充分的思考空间,通过天马行空的设计思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如指针式石英钟表,电波表,高档机械钟表,高可靠性、高精确性短时间计量与控制仪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自主创新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究,注重产品外观设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钟表行业的创新发展。
2 突破人才的瓶颈
钟表企业人才匮乏是当前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钟表企业在社会上进行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也同样存在着较大的流失率。钟表企业需要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讲,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在钟表行业中,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更加需要具有较强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成为了钟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源动力,也成为钟表企业未来发展中一项重要的人才战略。钟表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养、合作办学等形式培养人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各万面的支持与协作。面对目前钟表企业人才匿乏的现状,我们任重道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掌握高端制表技术的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组成优秀的创新团队,就是我国钟表事业明天的希望所在。
3 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同步
目前,我国的钟表市场,国内品牌的产品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和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品牌的溢价能力较低,市场的主流产品仍属中、低端产品为主。而与之相比的瑞士钟表品牌,确有着极强的市场定价权,与我们的产品价格相去甚远,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国的钟表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内钟表市场的发展,钟表企业正逐渐将品牌建设与品牌的发展战略列入了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并且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以罗西尼手表为例,2008年罗西尼的品牌价值是15.18亿元人民币,到了2011年品牌价值已达到了27.96亿元人民币,并于2009年成为成功入选亚洲品牌500强的我国钟表品牌,是我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国内钟表企业。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决定产品含金量的因素,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品牌影响力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国内钟表企业在进行创新时,应当本着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同步的思想,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国内品牌的整合与创造。
4 加快产业转型的脚步
在我国钟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现代钟表业定义为具有高精密机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钟表生产和配套基地,占全球钟表产量超过40%,但整个中国的钟表产业却处于全球钟表产业链的中下层,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转型已经成为我国钟表企业的当务之急。“十二五” 时期是我国钟表业发展重要的转型期,要从数量主导型尽快过渡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效益为主导型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钟表产品种类丰富、性价比高、产业链完整,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围绕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坚持市场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行业资源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推进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重点推进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
5 不断追求卓越
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下,钟表企业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性工作,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1)加强生产技术的管理,实行工艺技术、产品标准化管理;通过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设立产品检测中心、中心实验室;推行科技特派员活动、企业QC小组活动等等,实现技术攻关与基础管理相结合。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两个主要方面,同时也是钟表企业不断追求卓越的有效途径。2)钟表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建立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体系;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导入品牌培育评价体系;建立企业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促进钟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6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内钟表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是钟表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百年老店”的关键。在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道路上,我国知名钟表品牌罗西尼,正是本着“创新为先、质量为本、产品一流、诚信服务”的精神,用创新铸造品牌、用品质塑造品牌、用服务擦亮品牌。罗西尼牌手表连续十年(2002-2011)荣列同类产品国内市场销量第一位,成为我国钟表行业的佼佼者。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国内钟表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钟表行业的持续发展,实现我国钟表产品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品牌方面的三大突破。
参考文献
[1]蓬勃发展的义乌钟表行业[J].钟表,2011,02.
[2]孙瑞.集群化,钟表产业热话题的冷思考[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0,01.
[3]刘惠兰.中国钟表商大会:钟表品牌的信心和期待[J].经济,2011,Z1.
[4]关于推进中国钟表产业升级的指导意见[J].福建轻纺,2011,05.
[5]中国钟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7770&rootcl=协会动态.
[6]关于推进钟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J].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7769&rootcl=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