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41负载氧化铜活性组分的结构及其氢程序升温还原特性

来源 :硅酸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1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浸渍、表面改性、掺杂、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备了CuO负载的MCM-41(CuO-MCM-41)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电镜、氢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研究了CuO在MCM-41上的分散情况及氧物种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负载在MCM-41上的CuO的还原温度要比纯CuO的降低200℃.用离子交换法比浸渍法、掺杂法制备的样品中CuO的分散程度更高,具有更高的氧活性.在有序孔道内分散的高活性的CuO可望在催化领域得到应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加,子公司逆向转移知识成为母公司获取东道国战略资源,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在价值链上战略攀升的有效途径。但新兴跨国公司在逆向知识
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使得汽车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翻滚碰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汽车安全事故,虽然其发生率并不高,但致死率较高。SUV和微型车在国内乘用车
以凹凸棒石粉末负载TiO2为催化剂对染料废水进行光催化氧化实验,研究了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时间以及起始浓度对酸性品红染料废水光降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TiO2凹凸棒石
以Na2WO4·2H2O和Pb(NO3)2为前驱体,利用不同的修饰剂以及超声辅助下于常温合成了不同形貌的PbWO4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分析内燃机务段(折返段)卸油发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石化、中石油等路外仓储企业装卸设施的研究,结合系统计算、厂内试验,以内燃折返段为例,提出一体化卸发油新工艺、新
哈大客运专线DK217+241.66~DK219+005.68段新营口车站路堤位于滨海相沉积地基上,其松软土、软土厚度超过55m,在此深度内没有较好土层可作为CFG桩持力层。地层的中、上部分广泛分布有
从4个层次上构建了方案比选评价的AHP模型。根据在黄河上架设钢梁来修建特大桥进行施工的方案特点,确定了方案评价指标,即把投资、工期、技术和施工条件、环保等五个准则作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