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之”至“诚”:朱熹“中和”思想探微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和"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部分。然在过去关于"中和"思想的研究中,多为关注"中和"本身的横截面剖析,而缺乏从纵向角度对"中和"思想的实质内涵与意义结构进行深描。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从"心统性情"的角度出发辨析厘清了本体论与功夫论的理论位置,进而指出了"中和"思想的意义结构在于人由"诚之"至"诚"的自我完善过程。
其他文献
在鲁迅看来,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鲁迅对辛亥革命评价不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鲁迅生活的年代距离辛亥革命爆发还比较近;鲁迅看问题比较悲
目的对置入具有AAISafeR功能的Symphony2450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方法入选40例患者,分别于置人起搏器后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1次进行随访,观察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非临床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异常是否受到个人目标相关性的调节。实验1采用未来想象任务,实验2采用可能性评估范式,两个实验一致发现,抑郁倾向者想象未来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