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备课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依据新课标设计三维目标:针对学生心理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找准学习起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精心设计课后反思,即将课标、教材和学生紧密结合,才能驾驭课堂,才能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指导提高。
  一、要备好教材
  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數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3、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4、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备好教学程序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学思想和运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生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等等,都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并受其指导。如果忽视这些过程就意味着失去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的水平,才能备出适合自己教学的高质量的课。
  【参考文献】
  [1]龚祖华.数学备课的基本原则[J].陕西教育.1996(01)
  [2]孙伏龙.营造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0(30)
  [3]林忠.让学生灵活建构数学概念[J].江苏教育.2007(18)
  [4]秦晓彬.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2)
  [5]徐爱英.两则“小数的认识”教学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6)
其他文献
随着DSP处理器运算速度的提高,DSP系统被应用于更加复杂的环境,其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提高.在开发调试阶段,开发人员往往需要调整与应用相关的各种算法的参数甚至相关算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约束瓶颈,从新兴经济学理论的视角进行剖析,认为我国农村地区正处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关键时期,加快农村制度创新与发展农村教育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首先应该解决好的问题。通过制度改革、素质教育及技术推广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分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公共支出能力。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前农村
【摘要】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就会成为主动的学习。  【关键词】把握;主要任务;搞好;教学  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语文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论文简述了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分析了现阶段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探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在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走向。
【 摘 要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优势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在提高英语教学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对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 建构主义  目前,我国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有300 多所, 已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