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邪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探析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o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紫癜发病具有伏邪致病的特点:患儿先天禀赋异常,素体多湿热内伏、饮食积滞、瘀血阻络,当感受六淫邪气或疫疠之气,内外相扰,正邪交争,正邪平衡被打破而发病。因此,治疗过敏性紫癜,侧重从外感伏邪和湿热、饮食积滞、瘀血等内伤伏邪辨证论治,祛除外因,攻逐宿根,调理体质,预防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出血重症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的大鼠予以4 mV X线单次30 Gy照射腹部建立急性出血重症放射性肠炎模型。空白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组予复方苦参注射液(0.3 mL/100 g)腹腔注射。给药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等情况,并于照射后第15天处死剩余大鼠。对于肠道组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
目的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中医证候、相关死亡因素,同时探究清热化痰健脾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间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病区收治的CAP合并低蛋白症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并比较中医证候资料,分析影响28 d死亡率的因素。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口服中药≥7 d参与治疗,定义为中药组,其余为对照组,分析中药治疗对于蛋白指标、感染与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研究病例224例,其中死亡52例,生存172例,中医病邪以痰邪、湿邪为主,痰热证为首;其中,年龄(H
目的观察头针排刺联合艾灸督脉组穴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和预后现状的改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头针排刺联合艾灸督脉组穴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艾灸督脉组穴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精神状态[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运动功能[通过Fugl-Meyer(FMA)评分评估]、日常生活功能[通过Barthel(BI)指数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