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下的磨课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磨课要求教师对课堂反复思考,不断挖掘课程内涵,不断思考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平淡的课堂打磨成精品课堂,进而实现自我超越.磨课非常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通过黄河清老师“问题导学”下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磨课指导,能站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数学教学的本质,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问题磨课空间几何体三视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04
  磨课,是指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反复思考,精益求精,不断挖掘课程内涵,不断思考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原本可能平淡的教学打磨成精品的教学,实现自我超越.
  近日,我有幸亲历了区课改专家指导我校教师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磨课过程,让我对如何站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数学教学的本质,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南宁三中黄河清老师“问题导学”下的磨课指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黄老师的评课要点和自己对磨课的感想简述如下.
  一、现场课教学实录(略)
  二、黄河清老师评课实录(有删减)
  “问题导学”新授课教学模式有五个基本环节:新课引入、概念形成、概念深化、应用探索、总结归纳,以下我从五个环节对教学的要求入手,谈谈对本节课改进的一些意见.
  (一)“新课引入”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高中生的思维具有进取性,他们不满足于接受,热衷于探索.因此,新课引入中问题的设置要抓住“关联性”,尽可能地让学生看到新知识的引进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使问题一提出就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对新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
  本节课教师一开始给出了飞机模型的三视图,目的在于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视图对认识物体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作如下改进,设置下面的问题串,学生对三视图的感受是否会更深刻些呢?
  问题1:请同学们看一幅图(正视图:飞机头),你能感受得到飞机的大致形状吗?(仅一幅图,没法判断)
  问题2:如果加上这两幅图呢?(加飞机模型的左视图、俯视图)
  结论:用三幅图来描述,我们对飞机的整体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让我们面对活生生的教育现象,该看到的没看到,该想到的没想到,该做到的没做到.因此,努力学习、掌握和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对一线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二)教学实践要用时间检验,不能急功近利
  实施“问题导学”教学,需要用更多的课堂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启发,注重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其效应不是短期就能达到的,甚至与那些不讲过程、专给结论和解题模式、一味训练学生解题的教师相比,考试成绩可能一时不如他们.但一定要坚信:学生的学习一定要靠独立的思考、自身的感悟才能真正学会、会学,坚持下去,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比那些揠苗助长的训练更有生命力.我自己深有体会,优秀的成绩是靠长期科学的方法得来的.所以教学要用时间检验,不能急功近利,也希望学校的领导能给予实验教师更宽松的环境和空间.
  (三)坚持就是胜利
  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都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并在这过程中不断改进、丰富和完善而形成的.我在近二十年的对“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探索实践中,最大的感悟就是:一种好的想法,只要用心研究、不断改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收获.这样的坚持,也让我对“文化”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即“文”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化”为精神力量和行动.所以,任何一项教学研究,都要教师下恒心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四)成果推广需要政府行为
  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凝聚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智慧和付出,是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但是,任何成果的推广,如果没有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和推广,仅靠教师个体的努力,影响终究是很有限的.希望政府能给优秀教研成果更多的机会,这也是一线教学改革的需要.
  (责任编辑黄春香钟伟芳)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常常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不能开展,使得“探究性”实验变为“验证性”实验,甚至导致不少教师为了赶时间将课堂的“探究性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者“讲实验”。现行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由于授课时间在冬季,气温较低导致酶活性降低,导致实验耗时长。针对改变温度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对实验进行改进,收到了“耗时短,现象明显”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摘 要]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可让学生从实践中探索多种操作方法,掌握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关键词]
[摘 要]本节复习课首先通过一题多解创建出框架图,梳理知识体系.然后由新定义问题及课本改编问题入手,经过充分变式,夯实学生四基,发展学生四能.复习课教学一定要跳出“题海”挖“题井”,抓住本质促升华,让学生体会到俯瞰大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从而喜欢上复习课.     复习教学的目的是建构知识体系,深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现数学思维与能力的提升.如何在复习中建构知识体系 如何通过复习内化知识,实现数学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时刻都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如果在细节发生的瞬间,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并发现它们的价值,巧妙点拨,适当鼓励,合理引申,便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关注 课堂细节 复习课 启示关注课堂细节,是教师不能忽略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稍纵即逝,当我们无视这些课堂的细节时,便会觉得课堂平淡,教师难以产生激情;学生也会觉
[摘 要]以例题为教学平台,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落实于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基于此,进行一道例题教学及对其引发的效应中三个典型问题进行回顾、反思,并总结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感悟.[关键词]例题 方程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和灵魂,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它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个体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从而发
[摘要]九年级化学做为一门新接触的学科,学生会有点困惑,本文就教师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化学的一些学习方法。给学生透彻的加以分析并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者充当好领路人。  [关键词]化学绪言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00  初中阶段时学生青春期发育时期,也是人生观、价
[摘要]手持技术的应用可使抽象的微观反应变得真实、实时、快捷,将反应的定性变为定量分析,如对“”借助pH传感器提供可信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秘反应的事实和用途。[关键词]手持技术实验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00在探究实验中发现,不是所有化学实验都能靠肉眼观察并得出结论的。手持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化学
[摘要]本文从化学复习中“气体体积测量”实验中学生存在的质疑出发,对现有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生活中寻找仪器和材料进行装置组合和实验,设计出更加明显,更具操作性,更有说服力的实验。[关键词]气体体积测量实验改进[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00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检测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也是中考中从不回避的热门考点。但是由于
[摘要]尝试实施以“教学邦”平台为主的生物数字化概念教学,并在优化课程形态、更新教材呈现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进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教学邦”平台数字化学习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99传统课堂受技术、人力的限制,师生、生生间信息的交互是有限的,学习反馈也常有延时性,使得在学情的把握
[摘要]以 “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实验设计为例,从教学流程、视频内容设计过程、视频制作成功要素三个方面阐述制作高质量的生物实验微视频的有效路径,旨在给广大一线教师制作实验微视频提供思路上的参考。[关键词]ATP实验微视频制作[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22“探究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