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选地、选茬
  宜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保水性好,通气性强,两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杜绝重茬,避免迎茬,上茬作物施用过阿特拉津的地块最好隔一年种豆。
  2.施肥
  施有机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30吨,结合秋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
  施化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各地可根据测土结果因地制宜确定施肥量。参考施肥量:亩产150公斤地块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尿素要在45-50公斤左右,64%磷酸二铵150公斤左右,50%硫酸钾50公斤左右;亩产200公斤地块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尿素50公斤左右,64%磷酸二铵175公斤左右,50%硫酸钾75公斤左右。施肥方式。种肥要做到分层侧深施,上层施在种下5-6厘米处,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1/3,下层施在种下12-14厘米处,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3。
  3.合理轮作
  大豆高产田多出现在连年大量施用有机肥的地块。前作施入的有机肥有相当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对后作大豆有着很好的增产效果。消耗土壤养分单一,大豆所需营养失调;土壤中的毒性和酸度增加,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瘤菌活动能力减弱。一般重茬大豆减产20%~40%,迎茬大豆减产5%~7%。
  4.选用高产品种
  4.1品种选用原则
  4.1.1把好熟期关
  品种的生育日数,要在当地无霜期内留有余地,能正常成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防止越区种植。
  4.1.2要注意地势和土壤肥力
  低洼地肥力高的地块宜选择喜肥水的品种。
  4.1.3良种配良法
  垄上精量点播、等距穴播、三垄栽培等良法,宜选用中熟、中晚熟、植株高大,秆强茂密性好的品种。窄行密植等栽培方法宜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分枝少、秆强、株形收敛的品种。
  4.2种子处理
  在保证选用品种保持原品种种性的增产潜力条件下,可采用富尔“千斤顶”(大豆专用型)拌种,最好少对水或不对水。该药剂每瓶250克,2瓶可拌1公顷地用种。要做到拌种均匀,阴干后种子不膨胀,种皮不开裂,然后采用含防虫、杀菌、含有微量元素或膜性好的种衣剂进行包衣。
  4.3微肥拌种
  未包衣处理的种子,可选用钼酸铵按种子重量的0.5%、硼砂0.04%、硫酸锌0.5%拌种或用生根粉10ppm浓度拌种。
  5.播种
  5.1播种方式
  ⑴垄上双行精量点播。
  ⑵垄上等量穴播。
  ⑶“两垄一沟”栽培法。在70厘米的垄作基础上,每隔1垄在垄沟增加1行苗带,大行距140厘米,小行距35厘米,垄台穴距离15-18厘米,每穴留苗3-4株;垄沟穴距20-22厘米,每穴留苗2-3株。
  ⑷窄行密植栽培法。平播行距30-50厘米,利用谷物播种机或改良播种机播种,覆土、镇压连续作业。
  5.2精播条件
  5.2.1合理轮作
  最好选正茬,不重、迎茬种植。
  5.2.2细致整地
  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25厘米,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耕堑直,百米内直线误差不超过20厘米,地表10米内高低差不超过15厘米。耙耢结合,达到平整细碎,10米宽幅内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平方米内直径3-5厘米土块不超过10个。耙深10-15厘米。要求地头齐,不出三角抹斜。起垄要直,50米长直线误差不超过5厘米,垄距误差不超过土1厘米,垄台误差不超过3厘米,垄幅误差在3厘米以内,起垄后镇压。
  5.2.3土壤水分适宜
  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
  5.2.4适期播种
  在土壤5-7厘米深处,地温稳定在8℃时,即为播种时期。
  5.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则:同一品种因耕地肥力不同,适宜的密度不同。必须遵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繁茂性强、分枝多、秆弱的品种适当稀植;繁茂性差、分枝少、秆强的品种适当密植;晚熟品种一般具有植株高大、生长繁茂、分枝较多的特点,因此宜稀植;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植株繁茂性差,故应密植。
  6.田间管理
  6.1深松
  在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垄沟深松,打破犁底层。
  6.2铲趟
  及时铲趟,做到三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拔净大草。
  6.3中耕管理
  在大豆生育期内机械中耕3遍,第一遍中耕在大豆出苗期进行,中耕深度以15-18厘米为好,或于垄沟深松18-20厘米,要垄沟和垄帮有较厚的活土层。第二遍中耕在大豆2片复叶时进行,深度以8-12厘米为宜,这次中耕可以高速作业,以提高拥土挤压苗间草的效果。第三遍中耕深度仍以8-12厘米为好,要注意保持土壤清洁层,防止伤根或培成小垄,以利机械收割。三次中耕的深度变化,一般是深~浅~浅。
  6.4间苗
  大豆间苗要根据品种、地力等因素所确定的密度进行,间去弱苗、病苗、杂苗,留大苗、壮苗和纯苗,做到合理留苗、等距均匀。大豆两个对生单叶平展时为间苗的适宜时期。
  6.5灌水
  根据土壤墒情和大豆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要因地制宜进行灌水。一般在大豆开花期,鼓粒期分别灌水一次。
  6.6促控结合
  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每公顷用尿素7.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2.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喷施,并根据需要加入硼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大豆植株生长旺盛,在初花期时选用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等化控剂进行调控,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
  6.7化学除草
  豆田化学除草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播种后出苗前施用,具体方法是用25%豆黄隆每公顷60~70克,加50%乙草胺2.5~3.0升,对水600~750公斤进行喷雾。另一种是在出苗后施用的除草剂,即在大豆长出两片复叶之后,阔叶杂草2~4叶期,每公顷用48%苯达松2.5~3升对水600公斤,进行第一次茎叶喷雾;当禾本科杂草4~6叶期时,每公顷用12.5%拿扑净1.5升,对水600公斤进行第二次喷雾。苯达松和拿扑净不可混合使用。
  6.8科学防虫
  ①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孢囊线虫等取食大豆种子﹑幼根和地下茎节,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方法:种子包衣﹑辛硫磷拌毒土撒在播种沟内。
  ②苗期害虫:以蒙古灰象甲﹑金龟子为主,可用绿柳枝浸泡辛硫磷诱杀成虫。
  ③大豆蚜虫:在防治大豆蚜虫上要抓住“早”字,要在6~7月蚜虫盛发期前及早防治,不同药剂交替使用,防止蚜虫产生抗药性。
  ④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1次,主要危害大豆籽粒,严重影响大豆质量和产量,所以要抓住8月10~15日成虫高峰期,选择晴朗高温天气进行防治。防治方法采用玉米棒沾敌敌畏原液,每5垄插1垄,5m插1根,高度为大豆高度的1/2,进行成虫熏杀,防治大豆食心虫。
  7.适时收获与贮藏
  ⑴大豆收获的最佳时期是当大部分叶片脱落,茎荚变黄色或褐色,籽粒呈现品种固有色泽,籽粒与荚壳脱离,摇动植株有响声。
  ⑵大豆籽粒不耐储藏,入仓前要充分干燥,含水量要求低于12%。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加强对学生求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基本的求知能力;利用创新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力;利用加强学习反思指导,促进学生求知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促进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 求知能力 学习方式 有效学习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2014年年底,迎着冬日寒风,记者走进山东青岛莱西市姜山镇垛埠村,处处能感受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宽敞干净;道路两旁松柏挺立,柿树成行;垃圾桶不远一组,排列街道两旁;文体广场、卫生室、幼儿园、老年中心、污水处理等设施全部配套。  青岛市农委主任由翠玉介绍:“2011年以来青岛围绕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战略为指
期刊
记者了解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秉承根据对象不同分类操作的思路。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改革思路,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分类试点。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是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人士处独家了解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根据对象不同分类操作。  针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整省
期刊
“每隔50米一个出水口,以后农民只需在地头刷卡就能浇地,省水省工还增产,这个扬水站建好后,周边3000多亩耕地可实现高效节水灌溉。”1月13日,冠县定远寨镇魏庄村扬水站施工现场机声隆隆,工人正在忙着修建进水池,县水利局工作人员黄志录向笔者介绍起工程建设情况。据了解,目前冠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3.18万亩,年可节约用水2420万方,增产粮食65390吨。  “我们村的地下水盐碱较大,不能井灌,农民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