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改变了我(下)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fi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训练环境到底能够培养孩子的哪些素质呢?还是听听学习篮球的孩子自己讲的故事吧。
  
  小李:战胜惰性
  “我以前是一个怕吃苦受累的人,学习或生活中都表现出较大的惰性。有一次,教练让我们在篮球场地做折回跑练习,就是踩到对面边线后再转身返回跑,发展速度耐力。当发现自己在教练的视野之外时,我便照惯例又想施展自己的‘小聪明’,在离边线还有三四米的地方就转身返回跑了。几组下来,看到其他队员气喘吁吁的样子,我不禁沾沾自喜:我可不像你们那么笨!这时我发现教练向我走来,顿时紧张起来,但教练却用很平静的语气说:你以为自己占便宜了?没有!日积月累你要比别人少练多少东西!你吃了一个大亏!不光是打球,在以后的生活中,你若没有恒心、毅力,你也将一事无成!教练的这番话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帮我清除了自己认识中的错误。在以后的训练中,若感到累了,跑不动,跳不起来了,想一想教练的话:‘你将一事无成!’我便能咬咬牙坚持下去。”
  
  小华:锻炼性格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生活艰苦,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母亲。作为长女,我很早就开始帮母亲分担家务。幼年的我沉默寡言,性情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后来,我被招入少年业余体校练习篮球。篮球是一项集体互相协助的项目,而我所担任的恰好是核心后卫。一个后卫必须大公无私,诚恳直率,勇于奉献又乐于助人,总之他应该是一个完美的人。这个角色对生活中的我影响很大,我的性格完全变了,这也许是篮球对我的影响。”
  
  小非:融入集体
  “以前我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当出现了好的投篮机会时,自己总不愿传球给同伴,生怕他投中篮得分抢了我的功劳。而当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我身上时,我却埋怨人家自私,不把球传给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的思想既幼稚,又狭隘。现在我已经打了四年篮球了,我深刻体验到了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它要求队员在比赛中必须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发挥集体力量。渐渐地,我与同队队员之间的默契感出现了,一个眼神就能彼此心领神会,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团结友爱和集体荣誉感。我觉得大多数打篮球的人都心胸开朗,性格外向,凡事敢做敢为,办事机智果断,集体意识特别强。譬如说吧,我有一个苹果,我不会偷偷地自己吃掉,而是让大家都来品尝。我习惯了‘大家’一起经受苦难,‘大家’一起分享胜利。一场篮球的输赢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如果把这个道理贯穿到生活中,对我今后一定会有重要影响。”
  
   小杨:承担责任
  “在球场上稍有考虑不周或技术失误就会失去控球权,这就要求队员充满责任感地做每一个技术动作,小心谨慎地处理每一个球,于是责任感及自信心便在篮球训练中培养出来了。”
  
  小山:遵守规则
  “无论在社会的哪个角落,都有它的规则,违反了规则,必然要受到处罚。在篮球比赛中,规则比较多,违反规则就必须受罚,这也可以培养我们按规则办事的意识。在比赛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裁判。虽然有时裁判有失误,作为球员也不能与裁判争吵。从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尊敬别人、互相理解和忍耐克制。”
  小于:学会协作
  “篮球是5个人的项目,严格说是10个人的项目,是个性、经历、背景不相同的10个人。一场比赛的胜利,是要由这10个完全不同的人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包容。”
  篮球是一种培养人多方面能力的运动:身体对抗能力,吃苦耐劳能力,经受压力的能力,共同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纵观全局的能力。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篮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性格、为人和办事能力。
其他文献
本节教材,着重阐明了三个问题。一、明朝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二、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三、明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包括营建北京和修筑
<正>即使公司不接近用户,不去观察市场,它仍然可以洞察人们的需求。苹果公司的一位市场经理说,公司的市场研究就是"乔布斯·史蒂夫每天对着镜子问自己想要什么"。这个说法听
距离公安部叫停处罚闻黄灯后一个多星期,安徽商报记者走访合肥多个路口发现,闻黄灯新规刚刚颁布时大家对黄灯的谨慎小心逐渐化为乌有,闯黄灯现象有所回潮。  2013年1月中旬一天,记者随机对合肥4个路口进行探访,发现闯黄灯现象有所回潮。又的路口10分钟内镜有9辆车闯黄灯,甚至出现集体闯黄灯、跟风闯黄灯的现象。  时间:13时50分-14时  地点:金寨南路与芙蓉路交口  这个路口的闯黄灯现象与金寨南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