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侯方域《额吏胥》看晚明基层政治中的“吏胥之害”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士人普遍产生了对明亡原因的反思,在关于晚明政治失败的议论中比较突出的命题之一,即是基层政治存在的'吏胥之害'。吏胥是中国古代政治结构中最基础、最底层的管理人员,往往掌握着实际的地方事务管理权。侯方域在《额吏胥》《正百姓》《重学校》等系列政论文中主要剖析和批判了晚明基层政治的弊端,特别是就吏胥选拔不公、数量冗大、对于地方政治的侵害,以及学校制度弊病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究其文章立论的根源应该与崇祯十五年归德府发生的官衿结仇事件不无关系,当地青衿学子与地方吏胥过分纠缠于利益和意气之争中,最
其他文献
摘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书写陷落生之困境的女主人公旅途中触摸民间生存真相,穿越夜晚的黑暗与疼痛,灵魂自我救赎之后完成了凤凰式的涅槃。在艺术上表现出独特的美质:套叠镶嵌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能否在时代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学校怎样培养学生.在高校培养模式中,科研已成为培养人才的基础.
以3-甲基-6-硝基-1H-吲唑为原料,经N-甲基化、催化还原、亲核取代及烷基化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N-(2'-氯嘧啶-4'-基)-N,2,3-三甲基-2H-吲唑-6-胺(5);5与芳胺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
蜀道学是以历史时期蜀道主干线及其支线的产生、起源、发展、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延及以蜀道主干道及其支道为载体的历史人物、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民俗风情、诗词文赋
囿于资料,学界对基层社会医疗关注不足,研究成果不多。汉代有一部分活跃于基层社会的医者,方便了民众就医。在基层社会,巫医承担了大部分医疗工作。乡里社会中有以采药、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