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中专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jin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它与化学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医学中专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从而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医学中专 化学教学 环境教育 渗透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及人类生活污染物大量增加,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日趋严重,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环境灾难日益增多的严峻现实,作为一名中等专业卫生学校的化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把环境教育深入到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一、对中专卫生学校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深化,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对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医疗废水的排污处理,体温计、血压计被摔破时对汞的处理,甲醛、含氯消毒剂的应用及人体防护等问题的讲解,都要用到化学知识。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环境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1997年的黄河断流、1998年的长江洪水、2007年太湖的蓝藻污染等,让人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只有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合理利用资源,自觉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
  
  (一)紧密结合教材进行环保教育。随着工农业生产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大,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涉及环保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增强环保责任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如在学习硫元素,讲到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时,为了让学生尽量参与课堂教学,应让他们在课前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再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很多,有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热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核污染等,而其中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活的危害以及防止的方法等,都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恶化速度令人触目惊心。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是人类共同的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二)结合实验教学进行环保教育。医学类中专化学教材中有72个化学实验,涉及的化学物质有盐酸、氢氧化钠、三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氯气、钾、钠等。有很多有关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制取及其性质的实验,且一般采用开放体系实验方案,长期的耳濡目染导致学生形成了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污染是不可避免的错误观念,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学习化学不仅要掌握有关的化学原理及实验操作,还要了解环境污染的产生途径及防治污染的重要性。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好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设计好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方法、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要用棕色瓶子贮存硝酸,且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分解和挥发出来的气体污染空气。再如保存液溴时,要用水加封液面以及用蜡封瓶口,溴水现配现用,防止溴蒸气挥发至空气中污染环境。多数老师和学生只关注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实验的结果正确与否,却很少关注整个实验过程的细节问题,如原料取用的多少,操作规程的遵守,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等。而实际上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合适的。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要遵守“绿色化学实验”的原则,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减量。一是减少资源用量,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减少资源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转化率。如在做鉴别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实验时,可将试管实验改为滴定板实验。二是减少“三废”排放量,主要是减少废气、废水及废渣(副产物)的排放量,特别是废水的排放量必须降到一定标准以下。在我国的台湾省,实验室的废水排放量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特别是在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时,往往会污染教室、实验室里的空气,并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因此必须尽可能将有害气体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如制取氯气时,多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以免污染空气,危害我们的健康。2、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不仅是降低成本的需要,也是减废的需要。诸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都可重复使用。3、回收。回收可以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要求,包括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回收副产物(含“三废”),回收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等。实验后的“三废”要尽可能地回收利用,不然会腐蚀公共设施(如下水道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统一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4、拒绝使用。拒绝使用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的办法,它是指对一些既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药品原料。拒绝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也减少了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同时贯彻绿色化学的内涵。推广绿色化学成果,使学生树立“利废节能、物尽其用”的观念,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三)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针对医学类中专化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课外活动中采用如下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
  1、举办专题讲座。不定期地请环境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到学校做 环保专题讲座,如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农药的杀虫作用及对人体的危害等。用丰富的知识和翔实的事例,说明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
  2、组织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课余时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所见所闻,以大气、水、土壤、食品、噪声污染、医院的化学污染及防护等为题材,开展相关的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
  3、墙报宣传。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上,定期开辟环境保护专栏,刊登一些集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小资料。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污染现象介绍相关污染物的性质及危害。让学生更深刻认识环境污染。如让学生了解聚氯乙烯、聚乙烯塑料60年后才会有少量降解,加深他们对白色污染问题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以后少用或不用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又如,描述飘尘和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并展示相关的图片等。
  4、参观考察。进行社会调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医院放射防护设施、医院微生物室防护设施、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等,让学生了解生产、工作、生活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进行环保的必要性;到农村去调查河水的污染情况和农药对鱼虾、蔬菜、瓜果、粮食的影响,共同探讨防治和处理污染问题的办法。从而增强他们防止食品污染的意识,进而在日后参加相关工作时能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绿色食品。根据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的情况,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完成调查报告,然后进行总结交流;学生在参观考察和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主动认识环境,关注现实,体验生活,紧密联系实际,用化学视角去观察解释污染现象,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地参观和社会调查过程中,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提高了环保意识。
  5、参加环保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以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参加有利于净化环境、防治污染的活动,如上街做环境保护宣传等。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环保意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今的中专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操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大关系。中专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任,中专化学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实践证明,将环境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能促进化学教学,又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环保知识,培养他们解决环境问题所必备的思考判断力和独立决策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关心生活的环境,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同时,也提高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增强了他们环保方面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责编 韦 微)
其他文献
<正>虫害一:蓟马黄瓜遭受蓟马危害后,生长点龟缩,叶片卷曲,蓟马开始发生时用肉眼较难区别,所以菜农容易将蓟马危害当成黄瓜绿斑驳病毒病,因诊断有误,药不对症,达不到防治效果
近些年来,中国光伏企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且呈现出涉案金额与惩罚力度巨大、对高端产业打击日益严重等特征,对中国光伏经济发展、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光伏企业效益提升及光伏
岩体声发射检测是当今国内外积极开发研究的岩体动态监测新技术之一,为了保证三峡船闸顺利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声发射技术对船闸高边坡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测。声发射作为动
产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更是如此。我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仍处于劣势,专业人才的匮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2014年下半年,笔者参观了六场大中型植保机械水田演示现场会。黑龙江省亿丰凡山植保机小巧玲珑、效率很高,作业宽幅12米,每小时喷洒农药100多亩。山东易田的植保机械,更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