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地塞米松注射液通过耳后骨膜与鼓膜穿刺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4例突发性耳聋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每次2.5 mg,qod,于患耳鼓膜穿刺给药;试验组予以地塞米松每次5.0 mg,qod,于患耳后骨膜下注药.2组患者给药4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1~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纯音听力测试(PTA)改善程度、血糖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50例/62例)和85.48%(53例/6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TA改善程度分别为(33.08±5.93)和(32.04±5.30)dBHL,空腹血糖分别为(10.95±2.45)和(11.02±2.52)mmol·L-1,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3.21±2.59)和(13.29±2.62)mmol·L-1,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9.58±2.32)%和(9.67±2.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眩晕和烧灼感,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眩晕、中耳感染、鼓膜穿孔和烧灼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3%和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注射液通过耳后骨膜与鼓膜穿刺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耳后骨膜下注药方式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