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试题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其他文献
【重点提示】  1.什么是责任?责任是怎么产生的?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2.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并承担角色的责任有何意义?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  3.为什么中学生首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思想中在古代长期被官方提倡因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2.近代以来,中国逐步被卷入世界文明发展的
马铃薯是甘肃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海外商业马铃薯市场的增幅,近年来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已逐年增加。由于当地农民的病虫防害意识不高,防治措施不科学,对马铃薯的产出,数量和质量都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一、马铃薯病虫害持续发生的原因  1、马铃薯种植面积过大,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快。马铃薯是甘肃省的主要出产物,拥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就导致了一些农民对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护忽视,从而导致问题严峻。而甘肃省马铃薯病虫
[热点1]全球金融风暴:一场在大洋彼岸刮起的始料未及的金融飓风,几乎波及了全球经济的各个角落,远至挪威偏僻的小岛,大到世界顶级的金融巨头,广至全球的金融市场,不断遭受冲击,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   1.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在几个月内很快波及世界,酿成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也受到明显的影响。这充分说明   ( )  A.美国对世界经济起支配作用   B.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
编者按:60年前,新生的中国为捍卫国家尊严、巩固领土安全,在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纠集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跨出国门抗美援朝,在近三年血与火的生死较量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回首往事,我们在怀念和敬仰为国捐躯烈士的同时,也赞颂和崇拜那些智勇雙全、战功卓著的战斗英雄,因为他们都是共和国最可爱的人。    狙击之神张桃芳 王煜婷    “狙击手”在军事上被称为阵地的“隐
一、黑龙江大豆种植技术  1、垄三种植技术  垄体分层技术,是大豆种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指在垄体下方部位浇水、施肥等田间种植管理,并且科学利用机器对大豆种植密度展开有效规划,加强种植技术的操作规范,保障大豆的成活率,提高大豆生长速率。  第一,选种。此技术将大豆高质量与高产量设为种植目标,种植前期对大豆种子选取较为严格。高收益种子的选取原则为:高产、商品性较好、抗病能力强等。黑龙江地区的高品质、
一、永吉县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现状及意义  永吉县共10个乡镇(区),140个村,从2014年年底开展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工作,通过调查摸底、清查实测、确权登记、颁发证书四个步骤,截止目前为止,永吉县开展确权归户共139个村,涉及1421个组,农户74802户。实测地块399799块,实测面积1315345亩。确权面积943545亩。颁证66941户。  2018年9月,永吉县正式通过了国家数据库的验收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本文通过列举2007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分析其在“过程与方法”上的命题特点及考查途径,给同学们平时的历史学习提供一点帮助。    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给中考历史命题注入了新鲜血液,“世博”一词是今年中考历史命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这与近年来历史学科的新课改要求“体现人文性、时代性、科学性,注重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走近历史、体验历史,进而形成历史感悟、知识迁移能力,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这种融时事热点入题的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世博类试题”的总体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中考历史命题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越来越常态化,特别是主观认识题,更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下面,笔者结合例题,谈谈主观认识题的解答方法。  【真题再现】  例1:(2011年江苏扬州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判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