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探讨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vbgtyhnm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历史课堂教学相对于之前有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历史教学的要求。因此,转变历史课堂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文章从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入手,研究了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目标,并针对性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探讨
  一、引言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当秉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从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历史的变化和发展,使学生可以深入地感受与领会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理想信念,逐步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充分地表明了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因此,全面分析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二、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整个历史教学课堂没有任何生机,教师仅仅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情感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众多教学实践表明,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课堂中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其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掌握的牢固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美感、体质、智力及品德方面的素养,让学生成为具有丰厚历史知识的劳动者。在全新的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加强和重视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所有历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所谓的情感就是学生对某些现象是否符合自身的逻辑思维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组成部分。情感不但在学生的实践和生活中有着关键作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课程作为一本浓浓的情感画卷,若失去了情感,那么历史课堂教学将变得死板,没有生机。因为,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很多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某些事情或者某个阶段的主观意识,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历史,形成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思维。在全新的历史教学目标中,价值观、态度、情感共同形成了历史课堂的总目标,情感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历史课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目标
  (一)道德目标
  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可以形成养成正确的道德习惯,因此,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历史课堂上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目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在生活、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明辨是非、关心他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
  (二)理智目标
  通过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一些历史人物所具备的崇高品德,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些伟人身上所散发出的坚强意志、优秀品质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等。
  (三)审美目标
  我国拥有着非常浓厚的历史底蕴,通过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可以用我国丰厚历史底蕴对学生进行熏陶,提升学生对我国文化的深厚感情,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加客观地看待整个世界,更加主动地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四)情感目标
  將情感教育应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在学生内心中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深入领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忧患意识。
  四、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对策
  (一)借助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历史情感
  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内容是非常生动有趣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枯燥乏味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而现实历史可以为历史课堂增添非常强的情境感,教师可以将原先的历史情境“展现”在学生眼前。所以,这时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当前激励、低沉、幸福等相关情境的历史瞬间,激发出学生对历史的情感。
  情感教学重点就是在于“境”,让学生触景生情,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应当注意对这个优势的利用,对自身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进行灵活使用,全方位地开展历史情感教育。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当前已经普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悬挂教学挂图播放历史题材的影视片段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例如,在进行“步辇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图画中历史人物的细微表情,体会到过去的历史情境。再如,在进行《开国大典》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可以将当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录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可以让学生瞬间体会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成立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让学生仿佛回到了1949年10月1日,有助于提升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增加历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中学生容易出现心理波动和情感动荡,情绪两极化严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的变化,并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并发现心理变化的规律,将这一规律绘制成情感流程曲线图,辅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设计一些互动交流的活动,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活动中。
  (三)构建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关系
  现阶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出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关系对于增强教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情感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出和谐教师和学生关系更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实施中,历史教师作为一名让学生能够认识历史的关键角色,首先应当从情感的层面上爱护学生,将学生放置到整个历史教学的主体位置;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开展历史课程情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但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分析,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历史教学当中,对于增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工作者等相关人士,全面认识到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效用,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目标,并结合班级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对策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历史教学当中,增强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竺晓莲.交融、渗透、影响、促进——初中历史融入情感教育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69.
  [2]朱华瑛.浅谈如何在高一历史课堂中落实情感教育——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5):183-184.
  [3]高占强.打好“情感因素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05):79.
  [4]李国仁.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6(07):156.
其他文献
构建室内检校装置的水平基准,选择合适的检校方法,做好检校环境的控制,是精确检校数字水准仪的前提和保障。探讨了数字水准仪室内检校装置的原理与技术指标、关键项目的检校方法与技术指标,以及影响室内检校精度的环境因素等。基于以上技术指标的掌握,可快速判断和评估数字水准仪的性能,保证了检校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的关键技术指标的检验方法对于数字水准仪的生产者、使用者及检定机构而言,具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摘要】英语语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使用英语,尽快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语感;语言实践;积累;英语思维;学法指导  说到学英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语感。研究表明“语感好的人,学英语肯定学得很好”,这话不无道理。何为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
【摘要】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受语法结构、词汇、句型等英语综合能力运用的限制,初中生在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作者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现状;问题;有效策略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质
介绍了CQ6123普通车床改造成教学型数控车床的方法,及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数控系统的特点.
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手段发展迅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使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资料的保密工作呈现诸多新特点。从这些新特点出发,阐述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资料档案的属性,论述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资料档案在保管、提供和"售后"等过程中保密工作的特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