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非语言的对称教学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也称为肢体语言,是人们运用自己的面部神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的变化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情感的方式。肢体语言的简便、迅捷和直观使它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交际中,人们本能地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这两种行为来传递复杂信息和表达细腻的感情。在有些时候,后者更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并给对方留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面部神情的运用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玛洛比恩发明了一个规则:总交流量=7%的文字交流+38%的口头交流+55%的面部表情交流。人们通过自己五官和脸色的变化来进行信息的交流。
  
  手势动作的运用
  
  手势动作不仅丰富多变,表现力极强,而且直观性强,令人印象深刻。2005年央视春晚荣获最受观众喜爱的歌舞类节目特别奖的《千手观音》中,21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姑娘们用她们的肢体语言向全国亿万观众表达了诚挚的新年祝福。
  
  身体姿势的运用
  
  身体姿态语言是通过身体各种动态或静态的姿势传递交流信息的一种形式。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满,点头表示同意,挥手表示再见等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更使很多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要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非语言交际,而肢体语言交际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即使拥有最完美的语言技能,但是如果肢体语言信息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闹出笑话。下面是几则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案例
  案例一:一个日本客人在机场问一个美国人是否可以提供行李车服务,美国人想告诉他,机场可以免费提供行李车服务。他用了一个表示“OK”的圆形手势作答。然而这个手势对日本人来说,却是表示“钱”的意思。这样日本人就认定行李车服务收费昂贵。
  案例二:一个中国妇女到一个美国夫妇家做客,看到他们三岁的儿子非常可爱,就忍不住摸摸、拍拍、亲亲那个孩子。那位西方的母亲看到了,感到很别扭,尽管她知道这些动作并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而已,所以她也不好公开表示不满。但其实她往往怀着复杂的感情站在一旁不说话,感到窘迫。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动作会被认为是无礼的,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
  因此,要真正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真正懂两种语言的人说话时也会用两种肢体语言。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纽约市著名的市长菲奥雷洛·拉瓜迪亚,他能用英语、意大利语和意第绪语交流。播放他的录像时,即使不放声音,也不难从他的手势里看出他在用什么语言讲话。用汉语配音的外国电影有时平淡无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片中的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不够协调。
  在目前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包括传统的听、说、读、写、译。或者也仅仅是在语言行为上进行跨文化的语言文化教学。比如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文化平等观念,对各种文化都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持有一种正确科学的文化理念和态度,摈弃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通过让学生对比本族语言文化与目的语语言结构及文化,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目的语语言文化的主要特征,同时也加深对本族语言文化本质特征的深入了解,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注重让学生学习和积累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
  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在外语学习者经直接传授获得了有关文化的客观知识后,当他面临具体的跨文化交际情景时,那些概括化、刻板化了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并不能保证他交际的成功。显然,真实的跨文化情景要比这些刻板知识复杂微妙得多。因此,我们需要把视线投向文化的另一属性,即现实的、潜藏的、主观的、个人的一面。这些主要表现为一种行为能力,一种用肢体语言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具备双重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应明了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关系,注重对非语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系统研究。一方面,脱离非语言行为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非语言行为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传达明确的信息。具体地说,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行为可以发挥重复、补充、代替、否定、调节和强调等重要作用。另外,非语言交际行为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外语教师应主动进入这一领域,通过搜集资料、系统研究,使自己具备对目的语和本族语非语言交际行为双重的理解能力,为进行非语言行为的内容的教学做好准备。
  2.遵循实用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导入非语言跨文化交际行为。外语教学中导入非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语言及语言文化之外的两种文化的异同,逐步了解和掌握英语的文化交际知识,从而消除由于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交际障碍。因此,教学中所导入的非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相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依据循序渐进原则,起初以介绍、实践日常生活中的非语言行为为主,然后在学生逐步提高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理论上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3.充分发挥视听课和口语课的课堂效应。非语言交际行为多为跨语言符号系统,表现在人与人直接的交际情景中,因而非语言行为的传授应以视听和口语教学为重要媒介。电视、电影语境丰富多彩,是观察和研究姿态、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十分有效的工具。在视听课上,教师可精心挑选声像材料,让学生仔细观察、揣摩与语言交际行为同步进行的人的表情举止、行为模式,并进行讨论。口语教师应利用丰富多样的非语言行为教学方式,结合语言场景的设置,让学生把观察到的行为运用到实际交际之中。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设置非语言行为交际场景,在实训过程中演练真实的肢体语言交际场景。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有语言交际、没有行为交际的单一课堂组织模式,通过设置场景把语言交际教学和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本族语文化适当地比较,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其行为系统,另一方面又可以把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作为通向其他文化的桥梁。同时应积极建立含跨文化交际实训软件的实训室,让学生可以在里面自由的把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结合起来,完成对实际场景的模拟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实训,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真正做到不同语言对话时也会用不同的肢体语言相协调。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显得日益重要,外语教师要利用好现行的教材,把“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共同融入语言教学”,从而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进一步有助于外语学习者自觉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由“文化负迁移”导致的“语用负迁移”而产生的语用失误。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刘润清.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王宗炎.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研究,1991(2) 16.
  [5]张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 137.
其他文献
本文对建设项目内部跟踪审计的内涵与作用进行阐述,同时针对目前我们开展建设项目内部跟踪审计过程中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高校的办学特色、优势和学术声誉是通过学科体现出来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搞好阶段规划、坚持长期投入、搞好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学术带
由于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及教学面临多样化价值观的挑战,其培养效用也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依靠审美与想象的力量来实现对于经典的传承与延续,并
目的:观察西那卡塞治疗血透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45例患者根据iPTH水平分为A组(i PTH 500~1000pg/m L)20例,B组(iPTH〉1 000pg/m L)25例。两组均口服西那卡塞25m
近年来,文化旅游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对于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的辽宁省,文化旅游更是成为拉动辽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SWOT分
本文利用身体自我描述量表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研究不同身体形态女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身体形态女大学生的身体自我认知存在一定差异。营养不良和
目的:探讨年轻患者子宫脱垂行圆韧带缩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于圆韧带中外1/3处缝合一针打结固定并留线。于阔韧带无血管区打一孔,将留线及部分圆韧带穿过阔韧带无血管区,用留线
高职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将直接面对社会、踏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挑选。为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还要对身体进行必要的塑造。本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