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实验。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设计与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得最频繁的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演示实验对于打造物理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形象直观,诱发探索
对“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的教学,教师设计如下的演示实验可以将深奥的概念直观形象化,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将一块泡沫板和一块薄铅皮(折叠)同时放入盛满水的有机玻璃盆中。只见泡沫板浮在水面,而薄铅皮则沉入水底。
教师问:“为何泡沫板上浮,薄铅皮下沉呢?”同学回答:“因为薄铅皮比泡沫板重,所以薄铅皮下沉。”这时教师取事先准备好的、重量相等的泡沫板和薄铅皮各一块放入水中,泡沫板仍上浮,薄铅皮仍下沉。教师再问:“两种物体质量相等,为何还是泡沫板上浮,薄铅皮下沉呢?”对此问题很多学生无以应答,但有的学生却认为金属的密度比泡沫的密度大,所以薄铅皮会下沉。对此教师可以不置可否。
再用两块质量相等的薄铅皮,一块捏成锅形,一块为平板形,同时置它们于水上,仍是一浮一沉。教师再问:“材料一样、质量相等的薄铅皮,为何还是一浮一沉呢?”此时同学们更困惑了。有的同学说:“形状不同致使它们一浮一沉。”教师追问:“形状不同为何会造成沉浮不同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了解液体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究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导入新课。
二、攻克难点,抓住重点,强化理解
学生学习物理主要的思维障碍是感性认识不足。要消除思维障碍,提高感性认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演示实验来完整地向学生展现有关物理现象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比如,物理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难点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如何攻克这个难点?教师运用演示实验就可以有效解决。将一个小封闭式电扇固定在一辆玩具坦克上,把坦克置于桌面上,接通电扇电源让其转动。教师提问:“坦克和电扇是处在静止状态还是在运动?”学生回答:“电扇运动着,坦克静止。”教师再问:“为何说电扇在运动,坦克静止?”学生对教师的这个问题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机械运动的概念:—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坦克是静止的,因为其所处的位置没有变化;电扇是运动的,因为其在转动。”按照学生的回答教师再作进一步的阐述:电扇的叶片与转轴相对于电扇外壳的位置在变化,所以电扇叶片与转轴在运动,而电扇本身相对于坦克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不能说电扇在运动。说坦克静止是相对于桌面而言的,说电扇叶片与转轴运动是相对于电扇本身而言的。这样的演示实验加上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讨论,会使学生对“相对性”的含义有了透彻的理解。
三、注重观察,加强思维,提升能力
物理演示实验需要学生认真地观察和缜密地思考。观察并不是看看而已,而是要求学生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全面、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细节,并透视一系列的表面现象后,抓住重点的观察目标和其中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发现和研究演示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重点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解题思路来解题,从而构建自觉地观察、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演示实验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物理图景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视野中,学生能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使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和做好演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四、高效复习,课堂生动,效果显著
如何有效地进行物理复习教学?物理演示实验是最佳方法之一。比如对于复习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教师可以用电路的连接来进行。复习过程中借助演示实验的方法比较多。例如要求学生重做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和思考问题;将实验的条件或者部件进行变换,理清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以及现象的因果辩证关系;还可以用与教材中不同的方法进行演示实验。把平淡枯燥的物理复习优化为用实验演示的方法来进行,复习教学课会生动活泼,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物理演示实验在构建物理高效课堂、实施物理有效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等方面有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而且物理演示实验在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品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一、激发兴趣,形象直观,诱发探索
对“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的教学,教师设计如下的演示实验可以将深奥的概念直观形象化,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将一块泡沫板和一块薄铅皮(折叠)同时放入盛满水的有机玻璃盆中。只见泡沫板浮在水面,而薄铅皮则沉入水底。
教师问:“为何泡沫板上浮,薄铅皮下沉呢?”同学回答:“因为薄铅皮比泡沫板重,所以薄铅皮下沉。”这时教师取事先准备好的、重量相等的泡沫板和薄铅皮各一块放入水中,泡沫板仍上浮,薄铅皮仍下沉。教师再问:“两种物体质量相等,为何还是泡沫板上浮,薄铅皮下沉呢?”对此问题很多学生无以应答,但有的学生却认为金属的密度比泡沫的密度大,所以薄铅皮会下沉。对此教师可以不置可否。
再用两块质量相等的薄铅皮,一块捏成锅形,一块为平板形,同时置它们于水上,仍是一浮一沉。教师再问:“材料一样、质量相等的薄铅皮,为何还是一浮一沉呢?”此时同学们更困惑了。有的同学说:“形状不同致使它们一浮一沉。”教师追问:“形状不同为何会造成沉浮不同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了解液体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究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导入新课。
二、攻克难点,抓住重点,强化理解
学生学习物理主要的思维障碍是感性认识不足。要消除思维障碍,提高感性认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演示实验来完整地向学生展现有关物理现象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比如,物理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难点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如何攻克这个难点?教师运用演示实验就可以有效解决。将一个小封闭式电扇固定在一辆玩具坦克上,把坦克置于桌面上,接通电扇电源让其转动。教师提问:“坦克和电扇是处在静止状态还是在运动?”学生回答:“电扇运动着,坦克静止。”教师再问:“为何说电扇在运动,坦克静止?”学生对教师的这个问题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机械运动的概念:—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坦克是静止的,因为其所处的位置没有变化;电扇是运动的,因为其在转动。”按照学生的回答教师再作进一步的阐述:电扇的叶片与转轴相对于电扇外壳的位置在变化,所以电扇叶片与转轴在运动,而电扇本身相对于坦克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不能说电扇在运动。说坦克静止是相对于桌面而言的,说电扇叶片与转轴运动是相对于电扇本身而言的。这样的演示实验加上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讨论,会使学生对“相对性”的含义有了透彻的理解。
三、注重观察,加强思维,提升能力
物理演示实验需要学生认真地观察和缜密地思考。观察并不是看看而已,而是要求学生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全面、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细节,并透视一系列的表面现象后,抓住重点的观察目标和其中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发现和研究演示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重点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解题思路来解题,从而构建自觉地观察、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演示实验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物理图景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视野中,学生能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使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和做好演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四、高效复习,课堂生动,效果显著
如何有效地进行物理复习教学?物理演示实验是最佳方法之一。比如对于复习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教师可以用电路的连接来进行。复习过程中借助演示实验的方法比较多。例如要求学生重做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和思考问题;将实验的条件或者部件进行变换,理清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以及现象的因果辩证关系;还可以用与教材中不同的方法进行演示实验。把平淡枯燥的物理复习优化为用实验演示的方法来进行,复习教学课会生动活泼,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物理演示实验在构建物理高效课堂、实施物理有效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等方面有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而且物理演示实验在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品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