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就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 源泉 现实生活 积累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写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呢?
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让让学会观察生活
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实际活动,作文就有东西可写;积极地参加实际活动,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还要学生认真去想想,去听听,去闻闻,去尝尝,去接触接触,去研究研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要经常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入自然,走入社会。自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学生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会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
作文与生活相结合。“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源泉。
二、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写作素材积累
让学生学会积累词汇。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可写的东西也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干干巴巴的,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思如泉涌,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几个摘抄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和“词语花篮”等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让学生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美文,如《五彩池》、《小溪流的歌》、《观潮》、《雨中》、《草原》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课文中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地方抄写下来。
三、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几项措施
措施一: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
措施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说实话。
措施三:注重作文的评价。教师的作文评价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让学生有所获益。
措施四: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四、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如我的一个课例:《秋天的童话》?
师:现在是秋天吗?你怎么知道的?秋天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
师:(出示“柿子”)这是什么样的柿子?(出示“葡萄”)这是什么样的葡萄?诗人会怎么写呢?
生1:秋天是红通通的柿子。
生2:秋天是酸甜的葡萄。(师板书:尝)
师:(出示“一枝桂花”)秋天是什么样?什么特点?诗人又会怎么写?
生3:秋天是浓郁的桂花香。(师板书:闻)
师:看!(课件,秋天的美景并有音乐伴奏)秋天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以上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写一个“秋天的童话”作文。
解读:这堂作文课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轻松活泼的感知氛围,选用灵活多变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由于带着情感与兴趣去感受,于是也把趣味和创新生动地流淌在笔端,让“秋天童话”的写作成了学生的一种内需和满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表现得最活跃。好的作文教学应是学生享受成功的教学,让学生享受成功,实际上也是教师自己享受成功。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写作为主动学写作,逐步使他们乐于写作。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在积、选、述、练的过程中提高作文水平。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就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忠俊.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2] 柯孔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两点随想[J].
[3] 张丹.作文教学中应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J].
【关键词】小学作文 源泉 现实生活 积累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写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呢?
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让让学会观察生活
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实际活动,作文就有东西可写;积极地参加实际活动,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还要学生认真去想想,去听听,去闻闻,去尝尝,去接触接触,去研究研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要经常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入自然,走入社会。自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学生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会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
作文与生活相结合。“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源泉。
二、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写作素材积累
让学生学会积累词汇。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可写的东西也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干干巴巴的,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思如泉涌,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几个摘抄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和“词语花篮”等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让学生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美文,如《五彩池》、《小溪流的歌》、《观潮》、《雨中》、《草原》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课文中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地方抄写下来。
三、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几项措施
措施一: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
措施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说实话。
措施三:注重作文的评价。教师的作文评价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让学生有所获益。
措施四: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四、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如我的一个课例:《秋天的童话》?
师:现在是秋天吗?你怎么知道的?秋天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
师:(出示“柿子”)这是什么样的柿子?(出示“葡萄”)这是什么样的葡萄?诗人会怎么写呢?
生1:秋天是红通通的柿子。
生2:秋天是酸甜的葡萄。(师板书:尝)
师:(出示“一枝桂花”)秋天是什么样?什么特点?诗人又会怎么写?
生3:秋天是浓郁的桂花香。(师板书:闻)
师:看!(课件,秋天的美景并有音乐伴奏)秋天是什么样子的?通过以上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写一个“秋天的童话”作文。
解读:这堂作文课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轻松活泼的感知氛围,选用灵活多变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由于带着情感与兴趣去感受,于是也把趣味和创新生动地流淌在笔端,让“秋天童话”的写作成了学生的一种内需和满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表现得最活跃。好的作文教学应是学生享受成功的教学,让学生享受成功,实际上也是教师自己享受成功。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写作为主动学写作,逐步使他们乐于写作。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在积、选、述、练的过程中提高作文水平。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就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忠俊.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2] 柯孔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两点随想[J].
[3] 张丹.作文教学中应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