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9月底进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上,张雨霏就曾在100米蝶泳游出55秒62,打破由刘子歌保持了11年之久的亚洲纪录,距离世界纪录只差0.14秒。
而随着东京奥运会的步步临近,加上张雨霏近段时间的出色状态所带来的关注度,越来越大的压力也会被压到张雨霏的肩上。
从目前整体中国游泳队的状态来看,如果孙杨无法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话,说张雨霏是最有冲金实力的选手之一恐怕也不为过。
对于一名23岁的青年选手来说,想要调节好压力也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
即便是当下已经拥有出色的状态出色,张雨霏对于自己的表现还是不满意,200米蝶泳决赛后她就直摇头,“如果我有预赛时的勇气和冲劲,应该是(2分)4秒多。”
她坦言,直到现在,她还是会对自己的主项200米蝶泳有些畏惧情绪,“赛前又出现了,也会觉得自己挺怂的,为啥会同一个项目害怕这么多年。如果可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应该会更好。”
毫无疑问,类似的紧张情绪对于任何一名选手来说都不可避免,张雨霏自己也曾经历过无数次。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200米蝶泳夺金前,她就患得患失紧张得不行,还是教练把她“骂”醒,“谁说你一定拿金牌了,谁告诉你一定就是第一了,给我拼。”
而在去年的全国冠军赛打破亚洲纪录前,她还是会抓着教练喊“我紧张”。但可贵的是,一次次历练中,张雨霏也慢慢学会了把紧张情绪留在泳池之外,当比赛发令枪响,她就只有一个字:拼。
多流点汗,多承受点累
外界的期待和压力,对于张雨霏当然不会陌生。以“天才少女”之名走红泳坛的她,也早早就得到了外界特别的关注。
3岁就跟着当游泳教练的父母下水、5岁时开始正规训练、12岁在江苏省运会夺得2金3银1铜、13岁进入省队、15岁入选国家队……在很多人眼里,这位长着可爱娃娃脸的女将就是刘子歌、焦刘洋这些中国蝶泳名将最合适的接班人。
2014年仁川亚运会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夺冠、2015年游泳世锦赛200米蝶泳夺得铜牌并打破青年世界纪录……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张雨霏,如愿赢得了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亮相的机会。
然而也正是在奥运赛场,张雨霏的表现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在200米蝶泳决赛中只获得第6名。比赛结束之后,张雨霏忍不住哭了。 她说自己对不起教练——她的教练正是执教过女子蝶泳名将焦刘洋的刘海涛,他曾这样比较自己的两位弟子,“焦刘洋比较坚韧好胜,张雨霏也坚韧,但她缺乏控制比赛和挖掘潜能的能力,不过这是后天可以弥补的。”
而在中国女子蝶泳名宿周雅菲看来,张雨霏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也是年轻选手要交的“学费”,“她们越想游好,就显得有点患得患失,其实对年轻运动员来说也是正常的事情。”
如今,一整个奥运周期又要走完,经历过一段时间低迷的张雨霏,有了蜕变,也有了成长——在奥运赛场悔恨落泪的张雨霏,已经被一个更加坚定和更有野心的她替代。
本届游泳冠军赛上,她就透露了自己的一些比赛备战细节——现在关于在不同项目的不同赛段上怎么去分配体力,她会跟教练进行沟通商量;100米蝶泳决赛发枪前,她更是主动告诉教练,“最后一枪听我的。”
纵然紧张等情绪还是不可避免,但她也有了更加强大的自信,“我会在东京之前再磨炼自己。以前我会偷懒,现在我会更加鞭策自己——我想拿奥运冠军。”
相比曾经那个年轻的自己,张雨霏也体会到了自身的变化,那就是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也更愿意去“拼”了。
在赛场上因为失利而哭泣和沮丧的感觉,她不愿意再去体会,“比起在赛场上哭,我更想在训练场上多流点汗、多承受点累。”
花4-5个月时间,苦练体能
本届游泳冠军赛拼下5金,张雨霏也已经战斗到了自己的极限。
“比到后来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身体已经是觉得撑不住了,就是靠精神和意志力在拼,好在拼下来的结果还是不错的。”她在所有比赛结束后的发言,让观众感到敬佩的同时,也难免有一丝心疼。
不过,这样的“压力测试”,也证明了当下的张雨霏已经不会被体能的密集消耗所压垮——最后一个比赛日,她还赢下了副项50米自由泳的金牌,并且离个人最好成绩仅差之毫厘,其持续作战能力可见一斑。
这样的强悍体能,也并非一蹴而就。此前一段时间,张雨霏特意进行了体能方面的特训,这才有了如今的强势表现。
去年参加游泳冠军赛期间,张雨霏就曾透露,自己体能相对比较薄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专项训练中,因此我花了大概4-5个月时间,才将自己的基础体能提高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
艰苦的训练,有了肉眼可见的成果——张雨霏此前引体向上只能勉强负重15公斤,后来提升到了可以稳稳负重40公斤,“核心力量的提升帮助我在水中能更好地完成蝶泳提臀动作和控制动作节奏,能够更为流畅地游进以及保持水中的流线型。”
在张雨霏看来,体能的提升不光对自己的主项蝶泳有益,对于副项自由泳的提升也有帮助,“短距离项目最重要的就是体能,肌肉肯定是要长的。”
事后看来,东京奥运会延期的这段时间,她真的没有浪费一分一秒,“如果2020年7月举行东京奥运会的话,我担心我到不了那个高度。”而现在,她已经给自己做好了充足的儲备。
事实上,一直被称为“天才少女”的张雨霏,其实并非“老天赏饭吃”。教练刘海涛就透露过她特殊的身体条件:“人的正常脊柱侧身是S形,而她是直的,做波浪运动就特别困难,尤其是对于蝶泳选手。所以我们我们跟科技人员会诊,在体能训练上出了一个训练计划,能够一部分矫正身体功能,还能修复拉伤。”
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天才”,背后往往是人们看不到的艰辛和付出,张雨霏早就在汗水中了解了这一点。
东京奥运,她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