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珊瑚苗种的培育是珊瑚礁生态修复的关键,研究不同种类珊瑚断枝幼苗的生长情况将有助于珊瑚移植种的选择,提高育苗效率.本研究选取形态为枝状的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片状的十字牡丹珊瑚(PPavona diecussata)及块状的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共三种造礁石珊瑚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培育珊瑚断枝幼苗六个月,分析其生长状况及其与共生藻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三种珊瑚断枝的体积增长倍数及重量增长倍数存在显著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指状蔷薇珊瑚>十字牡丹珊瑚>
【机 构】
: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珊瑚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珊瑚苗种的培育是珊瑚礁生态修复的关键,研究不同种类珊瑚断枝幼苗的生长情况将有助于珊瑚移植种的选择,提高育苗效率.本研究选取形态为枝状的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片状的十字牡丹珊瑚(PPavona diecussata)及块状的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共三种造礁石珊瑚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培育珊瑚断枝幼苗六个月,分析其生长状况及其与共生藻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三种珊瑚断枝的体积增长倍数及重量增长倍数存在显著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指状蔷薇珊瑚>十字牡丹珊瑚>澄黄滨珊瑚;三种珊瑚断枝的体积增长倍数及重量增长倍数与其共生藻Fv/Fm值均呈正相关;与D1a、C1型虫黄藻共生的指状蔷薇珊瑚断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仅与C1型虫黄藻共生的十字牡丹珊瑚断枝,其Fv/Fm均值差异不显著,而仅与C1型虫黄藻共生的十字牡丹珊瑚生长速度显著高于仅与C15型虫黄藻共生的澄黄滨珊瑚,其Fv/Fm均值差异显著.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珊瑚断枝的生长与其共生藻种类及Fv/Fm值密切相关,可为珊瑚礁修复工作中的珊瑚种类选择和断枝培育技术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海洋涡旋携带着极大的能量,然而缺乏足够的现场观测数据,对于中尺度涡的认识还很不完整.本文基于船舶观测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 2019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区域(25°~40°N,130°~160°E)唯一一个存活天数超过150 d的典型强中尺度冷涡的涡旋特征:其平均半径58.37 km,平均涡能量密度达4.7×10-1 cm2/(s2·km2),平均移动速度8.13 cm/s;涡旋垂向温盐结构表现出强上升流作用,影响深度超过900 m;冷涡冷核中心位于250~350 m水层内,温度异常值高达-6.2℃
耐压舱设计是水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极限承载力研究是核心中的核心.针对球壳封盖加柱形壳体耐压舱,现行标准对于初始导入缺陷数值的确定往往过于保守,对于耐压舱体数量较多的无人潜水器来说,过大的设计质量是总体设计所无法接受的.首先采用装配体整体建模策略,建立复合屈曲的受力模型,将三大非线性影响因素同时引入到极限承载力研究中,提升了计算精度.然后分别针对确定性缺陷和非确定性缺陷结构开展极限承载力研究.最后,提出以0.23%的初始缺陷导入尺度作为球壳封盖加圆柱壳体的耐压壳体缺陷导入参数,给出了导入尺度的计算方法
基于2015年“灿鸿”台风暴潮期间的实测资料,应用三维数值模式(FVCOM),建立杭州湾周边海域台风暴潮数值模拟,分析风暴潮期间泗礁岛附近海域增减水过程以及时空分布,获得泗礁岛与大陆沿岸风暴潮增减水的差异性表现规律.结果显示:受台风“灿鸿”影响,泗礁附近海域出现最大增水约为0.6 m左右,最大减水0.4 m左右,同期芦潮港以及朱家尖附近海域最大增水均在1.0 m左右,明显高于泗礁附近海域增水.在相同程度的天气系统影响下,与大陆沿岸相比,泗礁海岛周边海域风暴潮增水相对较小.
以2017年8月对深圳近岸海域沉积物铜(Cu)、铅(Pb)、锌(Zn)、镉(Cd)、汞(Hg)、砷(As)、铬(Cr)重金属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同步调查得到的总有机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深圳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来源,应用地累积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生态风险.研究表明,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具有相同的来源及相似的迁移输运路径,主要来源于陆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对沉积物的影响,As、Cd和Hg还受到船舶废气和船舶运输对沉积物的影响.重金属污染
为了解南四湖支流东鱼河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在2017年7月 自上游至入湖河口设定6个采样点采集上覆水,测定营养盐和重金属的浓度,并对东鱼河2008-2017年入湖河口上覆水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东鱼河上覆水中重金属及NO2-浓度符合目标水质标准,CODMn、TP、F-和TN均存在不同程度地污染,其中TN污染状况最为严重.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CODMn和 TP的变化趋势相似.TN除D3—D4变化较大,其余均在4~7 mg/L之间.F-呈上升趋势,D1和D6相差3.87倍.CODMn和 TP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