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要点

来源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个性化急诊护理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效果,为提高急救护理水平提供提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意识障碍患者共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接受个性化急救护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使用格拉斯(GCS)评分法进行评价与比较,同时对比两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入院3d、7d和10d的睁眼、言语、运动反应及GCS评分均较入院1d有所改善(P<0.05)。但对同一时期的各项反应与GC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则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入院10d,对照组脑疝发生率为31.25%,高于观察组的12.50%,而护理满意率为51.8%为,较观察组77.8%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意识障碍患者抢救过程应合理安排救治顺序,明确损伤主次部位,密切监护病情,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护理对策,针对患者意识障碍进行安全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活跃,固然与教学设计关系重大,但也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控。因为教学过程中随时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课堂教学并不一定会按照课前设想的顺序发展,课堂气氛也并不一定如想象中那样活跃,冷场现象会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寻找原因,选择对策,进行及时的调控和引领。  1.当学生因学习倦怠而出现冷场时,教师要用能刺激感官的方法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除了主观上的不重视外,客观上的原
[案例描述]    教学主题: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集体处处有规则》  案例一: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展示图片《没有规则的世界》、播放动画《和尚分粥》、讲述故事《周总理借书》、朗诵童谣《校园文明三字经》、表演小品《我们都要讲规则》等。从反面例子到正面引导,从教师讲解到学生讨论,整节课非常热闹。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个班的学生特别懂事,口头表达能力也较强,基本不用点拨就能说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