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在协调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DSB)修复途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关于53BP1募集到受损染色质中的基本分子机制,以及组蛋白修饰在53BP1募集中的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全新的见解。H4K20me2和H2AK15ub是决定53BP1能否结合到受损染色质中的关键因素。最新证据表明,H3K
                              
 
                                【机 构】
                                :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在协调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DSB)修复途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关于53BP1募集到受损染色质中的基本分子机制,以及组蛋白修饰在53BP1募集中的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全新的见解。H4K20me2和H2AK15ub是决定53BP1能否结合到受损染色质中的关键因素。最新证据表明,H3K18、H3K56乙酰化及H4K16乙酰化/甲基化对53BP1募集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对53BP1的结构、53BP1募集的分子机制和组蛋白修饰在调节53BP1募集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正>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法国的资产阶级和中产“小资”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艺术审美权的较量。专注于“古风”绘画的新古典主义画派备受资产阶级喜爱,而“小资”们更喜欢用光影捕捉真实生活的印象主义画派。最终审美权花落谁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两种画派背后的故事和美学。                                
                                
                             
							 
                            
                                
                                
                                    <正>高考临近,五岳名山之一的衡山又迎来一批批特殊的客人,客人的身份是教师。他们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带着特殊的使命,带着学校的重托,专程烧香拜佛求神仙、菩萨保佑来了,祈祷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学校和老师因此也能获得好"收成"!                                
                                
                             
							 
                            
                                
                                
                                    <正>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探究,会求经过时间。2.利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3.经历求经过时间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三、教学难点探究求经过时间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各地区不同文化也出现了趋同的现象,这种文化的趋同对于民族文化的区域特色及传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世界各国优秀的民族文化,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自19世纪以来,大量的民族音乐学家投身于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传承模式等进行了大量的考                                
                                
                             
							 
                            
                                
                                
                                    <正>“分解质因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教学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先前学过的因数和倍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另一方面,也为接下来探索并理解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从整个“数与代数”领域来看,                                
                                
                             
							 
                            
                                
                                
                                    高等教育体系过分专业化精细化分科导致的学科隔阂,也影响着人文领域各学科之间由融通和碰撞所产生的跃升与创新。这已逐渐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之一。借由对文艺复兴末期意大利《图像学》作者切萨雷·里帕所接受的高等博雅教育经历的探索,我们领略到17世纪前后欧洲的人文主义肇兴之地在文化教育领域为当时的普通阶层所提供的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借古开今,追溯古人在人文教育方面所做的各种探索和尝试,对今人或也具有                                
                                
                             
							 
                            
                                
                                
                                    北疆供水一期工程膨胀土明渠由于季节性的通水停水以及温度变化,使其渠坡长期处于干湿-冻融循环状态,极易引起渠基边坡失稳,基于前期对碱激发粉煤灰-矿粉协同固化渠基膨胀土的研究成果,对经历干湿-冻融循环后的改良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直剪、压缩和SEM电镜扫描试验,着重分析干湿-冻融循环对改良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及其物理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未改良的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下                                
                                
                             
							 
                            
                                
                                
                                    目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健康中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突出解决好流动人口这一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本研究以健康促进结果模型和健康技能模型为理论基础,旨在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以及健康素养在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结果间的作用机制。为完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流动人口健康水平提出相应的健康提升策略,以流动人口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方法:本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