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铺天盖地的展开,我们在解读课程改革理念时,不要以为只是教学理念的灌输、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形式的更新。作为个体的人才是教育改革的践行者,所以,改革的完成,要依靠教师破除旧的观念,树立新的目标,提高自身素养来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素养
  小学语文践行新课程改革要教和改同步进行,新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着眼于孩子们人格的发展与能力的形成。教师在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有“百年树人”的高度责任感,要不断的摸索适合自己实际教学的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以身作则,谈谈我对教师素养的认识。
  一、把握语文教材,针对既定目标开展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脱离教材与目标的教学那是教学论的空谈。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学生零距离,心贴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心感悟。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文化的智慧,很大部分,学生要通过这一载体来认识,吸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其自主性、开放性、人文性大大加强,特别是教材的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括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就是在语言编写方面,也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特征,而在其教材的助读体系,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均已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标准答案,让孩子遐想连篇,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多的空间。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才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特点,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比如风格各异的古诗,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真正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节选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文章,除了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还要知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遗产;《新型玻璃》反映的是高科技发展成果;《蝙蝠和雷达》反映科学探究方法。除此之外,一些富含生命意识的文章如《挑山工》,富含环保意识的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等等,当代先进文化思想尽蕴含其中。只有把这些内在因素充分挖掘,才能明白语文课上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而不会盲目地为“怎么教”所困惑,语文本体才不至于淡化和失落,语文课堂才能灵肉相并。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是顺利教学的保障
  文学性是小学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关键。“语文的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还应有灵敏的嗅觉,睿智的双眼。新理念倡导的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景观,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地培养,需要读者在读文本时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积累不单是知识方面的积累,还包括生活,情感等的积累。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生活环境,认识体验越深刻、越丰富,对文本的感悟就越深刻、越丰富。善教的老师懂得如何培养学生对文本的亲近感,认同感,知道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教《长城》,这是体现古代物质文明的文章,要让学生在感悟中形成长城雄伟之意象,感性认识什么是创造;教《赤壁之战》要通过对处理事情方式方法的感悟,感性认识什么是人生智慧;《新型玻璃》要通过对高科技产品的了解,感性认识什么是科技;《丰碑》则通过对人物特点的感悟,感性认识什么是崇高的人格。通过对一篇篇文本的阅读,随着感性认识和感悟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逐渐形成,文化知识也随着语言的不断积累而丰富。语文教学,再也不是先前简单的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了解文章表现了什么精神,体现了什么思想,而是更注重对语言的品味,更讲究如何让学生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文学素养较高的老师,懂得什么时机该让学生“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品词品句、咬文嚼字”;懂得恰到好处地“动情诵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知道“静心默读”地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除此之外,还绝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能让孩子学习语文的激流涌动的语文课,必定是能感染人,有活力的课堂。正如大师们的课堂:儒雅、从容,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课堂上,他们能这般驾轻就熟,随手拈来的东西,皆可作为教学资源,无不是因为他们皆具有居高临下的文学素养,才能如此游刃有余。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的提高,是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基础。小学课文充满着文学艺术,即使是以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为内容,也不失缺美的因素存在。如生字教学组成词串:“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杏花,梨花,桃花”。这种中国汉字特有的,由双音词构成的二拍子节奏,使孩子在识字的过程中,领略到了押韵的美,音乐的节奏美。又如诗歌:“小鱼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这种融形式美与内容美于一体的富有童真童趣的儿歌,学生读来朗朗上口,通过朗读、感知、感悟,在头脑中产生意象画面,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培养,情感世界得到滋润;另外一些通过阅读能体会到科技美的文章,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体会到人格美的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体会到生活美的如《养花》……,文化的美感就这么被培养了,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人格变得高尚,精神领域不断得到丰富。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强,热爱生活,内心情感丰富的老师,不仅能从教材中挖掘出美的东西,还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并及时地渗透给予学生。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要使学生产生热烈的感情,使学生对真善美具有鲜明的辨别力,也就实现了我们教学的真正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最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静止的、呆板的文字、画面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听觉、动感形象,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密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时需要注意什么等几方面作一些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优化;学习兴趣  随着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生,站到了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培养初中生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逐渐被素质教育的洪流所淹没。作为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因为,它为学好其它学科打下基础。而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教学实践告诉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对其语文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提升小学生阅读水平势在必行。近几年来,“群文阅读”盛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加强这一特色课程建设,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程建设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
摘 要: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读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探究;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关键词:导语;读书;探究;精讲多练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实行满堂满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也较大,所以作文教学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局面。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把写作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教师还要适时地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作为作文的活头源水;还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体验到作文带来的快乐。从而在快乐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快
摘 要: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应该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只要教出的学生能够考高分就可以了。缺乏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导致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真正把学生教育成知识和身心同步发展的健康人才,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讲述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良好;学习态度;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会经
摘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数学课堂上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值得每位高中数学老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意义;主体;体会;方法;能力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极大的推进了应用数学和数学应用的发展,使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个学科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
摘 要: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都有其共同的特点,而不同的语言又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特点。因此,语言的习得要受文化的影响。不论学习上,还是教学上,英语的学习与汉语言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深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因此,英语老师能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英语教学,使汉语言文化能更好的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汉语言文化;英语教学;影响  语言作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