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随着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更加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分析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这些素质的内容,在了解这些素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新时期 体育教师 专业素质
2002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迈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纲要》对我国高校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素质,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
一、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的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师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指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包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水平的政治鉴别力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指“高校体育教师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坚定不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1]。高水平的政治鉴别力是指教师鉴别各种不良政治思想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个能力才能教师拥有清晰的头脑,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二)道德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的开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必须爱岗敬业。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爱岗敬业是高校体育教师的道德基础。爱岗敬业能够是高校体育教师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促进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满足教学的需求。其次是奉献精神,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是高校体育教师的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再次是高校体育教师要热爱和尊重学生,这是高校体育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基本前提,因为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亲近和信任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出积极反应,使教学更加有效。
(三)思想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思想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2],思想随着新时期体育教学现状的改变而改变。我国体育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课程、教学环境不断改变,新时期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改革。思维方式是决定高校体育教师认识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敏捷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轻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教学的新发展。
(四)知识素质
体育教师的知识素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首先是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教师知识素质的根本,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体育教学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其次是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这一部分的理论知识是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心理学知识、健康饮食知识等,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五)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具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具备的能力多种多样。第一是教学组织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进行班级教学,要顺利开展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打破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教学。第二是高超的教学方法运用能力。教师需要熟练的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懂得教学方法的运用艺术,合理的采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最后是教学评估能力。高校体育教师需具备科学的评估手段,才能对自己的教学成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学中的不足才能被及时发现和改进。
二、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
对于教师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切实的得到提高。
(一)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等需要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来支撑,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需要高校完善体育教师的管理手段。首先是完善体育教師的考核手段,对学校体育教师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定期考核,检测教师的理论水平;其次是完善体育教师学习理论知识的激励机制,建立普惠、长期、公平的激励机制,促进体育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二)实施培训
培训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吸收优秀的教学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对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也要讲究科学,必须保障培训具有针对性,针对本校体育教师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必须保障培训方式的多样性,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能够提高体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对于培训内容的接受效率;必须保证每个教师的培训次数,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及时的培训中尽快纠正自己的问题。
(三)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素质的又一重要手段。首先是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比赛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教学比赛的实践活动可以使教师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潜力,使得教师的素质得以提高;其次是开展教师互评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体育教师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指导意见,促进其他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也能吸收其他教师教学的优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摘 要 随着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更加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分析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这些素质的内容,在了解这些素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新时期 体育教师 专业素质
2002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迈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纲要》对我国高校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素质,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
一、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的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素质是高校体育教师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指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包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水平的政治鉴别力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指“高校体育教师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坚定不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1]。高水平的政治鉴别力是指教师鉴别各种不良政治思想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个能力才能教师拥有清晰的头脑,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二)道德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的开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必须爱岗敬业。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爱岗敬业是高校体育教师的道德基础。爱岗敬业能够是高校体育教师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促进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满足教学的需求。其次是奉献精神,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是高校体育教师的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再次是高校体育教师要热爱和尊重学生,这是高校体育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基本前提,因为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亲近和信任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出积极反应,使教学更加有效。
(三)思想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思想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2],思想随着新时期体育教学现状的改变而改变。我国体育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课程、教学环境不断改变,新时期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改革。思维方式是决定高校体育教师认识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敏捷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轻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教学的新发展。
(四)知识素质
体育教师的知识素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首先是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教师知识素质的根本,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体育教学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其次是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这一部分的理论知识是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心理学知识、健康饮食知识等,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五)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具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具备的能力多种多样。第一是教学组织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进行班级教学,要顺利开展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打破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教学。第二是高超的教学方法运用能力。教师需要熟练的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懂得教学方法的运用艺术,合理的采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最后是教学评估能力。高校体育教师需具备科学的评估手段,才能对自己的教学成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学中的不足才能被及时发现和改进。
二、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
对于教师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切实的得到提高。
(一)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等需要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来支撑,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需要高校完善体育教师的管理手段。首先是完善体育教師的考核手段,对学校体育教师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定期考核,检测教师的理论水平;其次是完善体育教师学习理论知识的激励机制,建立普惠、长期、公平的激励机制,促进体育教师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二)实施培训
培训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吸收优秀的教学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对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也要讲究科学,必须保障培训具有针对性,针对本校体育教师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必须保障培训方式的多样性,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能够提高体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对于培训内容的接受效率;必须保证每个教师的培训次数,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及时的培训中尽快纠正自己的问题。
(三)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素质的又一重要手段。首先是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比赛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教学比赛的实践活动可以使教师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潜力,使得教师的素质得以提高;其次是开展教师互评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体育教师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指导意见,促进其他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在评课的过程中也能吸收其他教师教学的优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