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教学中诚信意识的培养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s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无用”等观念广泛存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国家助学贷款按期偿还率持续下降……造成这种信用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上的种种欺诈现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中诚信意识培养的严重滞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便是“诚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连诚实守信这样基本的社会准则都做不到、做不好,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意义。因此,对所有教育工作者来说,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在自身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已迫在眉睫。
  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广博性,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军事、艺术、文化以至风俗民情等等,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所有传统美德无一不是透过历史根植于我们灵魂深处的。借助历史教学向青少年学生灌输诚信意识,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真”的特点,树立诚信教育的正面楷模
  
  何谓诚信?诚实就是指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颠倒事实,光明磊落,处事实在;守信,就是说话算数,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义。历史科学向来是讲究“直笔”的,古往今来,无论中西,历代史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世负责的精神,一贯所示历史科学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惩恶扬善的功效,这与诚实守信所要求的“真”从本质上是相通的。正是由于这种严谨求“真”的修史传统,传承至今的绝大数史籍都是可靠的信史,具在公认的权威性,这是历史科学本身就成为一种求“真”的典范的榜样,对学生而言具在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宣传历史学这种求“真”的特点,弘扬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树立“诚信”意识。
  
  二、充分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抓住相关实例进行教育,灌输“诚信意识”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具有无限的广博性和教育性,在这其中寻找“诚信教育”的实例应该不是难事。但是,受知识水平和思维深度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往往难在自己单独阅读和学习的时候发现这样的实例,当然也就接受感染和教育。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自身具备这种意识,在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捕捉机会,遇到可用来作为范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以达到进行“诚信教育”的目的。以高一中国近代史为例,上下两册中都有很多值得展开教育的内容:如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慈禧屠杀义和团;日本不宣而战发动甲午战争;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地扣留张学良等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范例讲给学生听。老师甚至可以借题发挥,在学生中组织讨论,通过这些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和后人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形成的一种默契,是为全人类所认同和遵从的,没有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诚信”,社会秩序也就没有了保证。那些讲诚信、负责任的人,不论其遭遇如何,最终的结果是彪名青史的;相反,背信弃义的小人也许会一时得意,但公道自在人心,他们的恶名和丑行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人唾弃。
  
  三、充分利用历史学科可开展多种教育形式的特点,将诚信教育从他律引向自律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在这一点上,历史的课堂是有着充分的优越性的。以往我们就经常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如观看历史电影电视片,用CAI辅助教学等等。当然以其他形式开展的教学,如实地考察参观、以历史问题为核心的征文、辩论以及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等也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历史教师开展“诚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我曾在教学中搞过一些实验,感觉效果不错。如以“诚信”为题,让学生收集资料,集萃古今中外名人的诚信小故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组织无监考测验;一人一句诚信座右铭等等,让学生自觉地用诚信意识来思考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思考或者说直接经验获得的东西,其教育意义远大于教师的空洞说教,在他们以后的实践活动中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的行为从他律逐渐过渡到自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总之,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社会越是进步,便越是呼唤诚信风气的回归。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深牢记:没有诚信的教育,就没有诚信的学生;没有诚信的学生,就没有诚信的社会。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充分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阅读是件快乐的事,能让我们在与作者、书中人物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能让我们接受精神洗礼和灵魂涤荡,产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豪迈之感。语文教师要给阅读增添些调味剂,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主动感知和深悟体味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悦读。  一、自我阅读感思,体味文本形象美感  带着质疑、好奇阅读,得到的内容定会不一般。学生自我阅读其实就是他们接受文本形象的“再造”。让学生从中发现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延展阅读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对1988年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购进的二手自动生产线中损坏了的在线量仪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工作现场的调查。结合生产实际,融入90年代新技术。同国内量仪厂家合作成功研制了在线量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写作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写作学习,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整合教学资源,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是十分
通过对重型卡车用WX0082万向节十字轴总成寿命不足失效件的失效形式、失效原因、结构参数、材料等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了设计改进。主要设计改进要点为:改进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以及地塞米松对这种增生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地塞米松加入体积比为10%PVR的玻璃体切割物培养的RPE细胞培养板中,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IL-6的分泌;将IL-6、PVR的玻璃体切割物和RPE细胞共同培养,测定掺入的3H-TdR和3H-proline的cpm值;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P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