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与驱逐:印度智慧城市建设引发的双重困境——对SCM项目的批判性考察

来源 :南亚研究季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so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领域,智慧城市已是全球竞争热点,但世界体系的“中心-边缘”构型为北方国家赋予先发优势,令全球南方陷入被动处境。在印度这一典型的南方大国中政府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国策推行“SCM项目”,力求借跨国公司和北方国家援手,用5年建成100座智慧城市,由此抢占数字经济风口。但该项目最终造成连通、驱逐双重困境:前者貌似是靠引进ICT基础设施与跨国公司、北方国家达成互惠型接合,其实却通过依附型接合换取了依附型发展;后者则借布局ICT基础设施的机会,把剩余人口排斥到公民身份外,以便推卸民生负担。上述困境表明印度智慧城市已在莫迪政府的“土植型新自由主义”助推下陷入数字殖民,这为投身于全球智慧城市竞争的众多南方城市提供了前车之鉴。
其他文献
中小学阶段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激发爱国热情。当下中小学普遍存在家国情怀教育内容滞后、方式单一、效果不显等问题。中小学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家国情怀素养;丰富家国情怀教育内容,使其具有时代色彩;营造环境氛围、聚焦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把握时政热点,拓宽教育渠道,真正使家国情怀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在学生心灵深处开花结果。
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思路。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能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顺利落地。笔者在本文以家国情怀的培养为主题,谈谈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一、家国情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是显著的。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
期刊
臂臑穴乃临床常用穴,除用于局部病症外还可治疗瘿瘰、目疾等。本文通过古籍溯源并结合临床实践探究其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从臂臑穴具有一穴多名、多经交会、标本所在等特点究其穴性。因该穴为手足太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于手阳明经之处,且为手阳明经脉之本部所在,故被赋予独特的穴性,穴性特点决定了其善泻阳热以助津行、标从本治以疗目疾、行气散结以消瘿瘰等功效。笔者通过对穴性及功效的发挥拓宽了臂臑穴的临床运用思路,从而晓穴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尽管初中历史教育多数还在沿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三维教学目标,但无论课程标准如何变换,"家国情怀不仅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初中历史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归宿"(陈丽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纵观初中历史教学近年来的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