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测数据的全国地下水质动态变化特征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质动态变化及其趋势研判是区域水资源调配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全国2007~2017年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水质数据为基础,结合典型地区的代表性监测组分超标特征及动态趋势,开展了地下水质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监测中以Ⅳ类水质点占比最大,其次为Ⅱ类水质点;Ⅰ~Ⅲ类水质点数量较少,而且占比以降低为主,Ⅳ和Ⅴ类地下水监测点逐渐增加,其中Ⅳ类水质点的比例由40.50%增加至51.45%;全国地下水质主要的超标组分为pH、总硬度、总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钾指数、铁、锰、氟化物、“三氮”.以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代表,分析研究典型地区地下水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地下水质状况随着地下水位变化明显,在地下水位波动较小的地区,地下水质状况也基本上变化较小.研究成果对于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合理制定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防治地下水污染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人类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宣传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
期刊
大学新生面临着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变化,一旦适应不良,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它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
期刊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对学习者来说,汉语词汇学习的难点体现在掌握词汇量和准确辨析词义方面.根据语义场的相关理论和构词法、词义之间的关系,学习者能够
期刊
杂文是鲁迅先生一生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作品,共计600多篇.这些作品是将人或事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的大环境中解剖,揭露黑暗和腐朽.同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论时事不留情
期刊
柴达木地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和构造归属长期存在争议。前人根据沉积地层和古生物资料认为柴达木地块早奥陶世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但是这种定性认识还缺少古地磁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