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共产党员》杂志创刊70周年。人们常说,往事如烟,我说不尽然,有些往事,已经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成为永恒。
《共产党员》杂志创刊时名为“翻身乐”,1948年创刊于哈尔滨。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翌年《翻身乐》改名为“新农村”,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刊物题写刊名。原东北局撤销后,《新农村》杂志由辽宁省委宣传部领导。1958年9月,《新农村》改名为“好党员”。1961年,辽宁省委决定,《共产党员》(创刊于1956年9月,以全省城市工矿企业党员干部为对象)和《好党员》合并出版,合并后刊物为《共产党员》。
说上面这段刊史,意在说我與《共产党员》是有缘的。1954年前,我一直在辽宁省、辽东省的辑安县(现吉林省集安县)工作,从土改工作团工作组长到区、县领导到中共辽东省委宣传部,我一直是《新农村》杂志的忠实读者,受益匪浅。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工作后,就更成了一家人,直到1988年我离开宣传部。
我第一次参加《共产党员》杂志刊庆,是在1981年“七一”前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时,《共产党员》编辑部在中华剧场举行创刊33周年纪念会。会议由副总编辑李闻同志主持,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白潜、张正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异云及省委各部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因为我时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又分管新闻出版和党员教育工作,因此也就当时宣传重点和学好用好党刊问题作了发言。

1998年,共产党员杂志社在北京召开纪念创刊50周年大会。此时,我已离开省委宣传部整整10年了,是友情应邀赴会。今年,是纪念《共产党员》杂志创刊70周年,一晃又过去20年,我更是感慨万千。在刊庆70周年的时候,我自然想到杂志社的一些老同志。《新农村》杂志的总编辑徐今明同志是抗战初期的老干部,是一位受人敬重的大姐。1959年,沈阳市成立沈阳县,她挂职任中共沈阳县委书记。1960年,离开共产党员杂志社。1960年,汤光伍同志任总编辑。从1968年9月起,在盘锦“五七”干校,我们在一铺炕上睡了14个月,他是打草烧炕的“劳模”。粉碎“四人帮”后,我又回到省委宣传部,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就更多了。我对他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不慕名利,全心全意办好杂志。他以《共产党员》杂志为核心,办成一个刊物群。他创办《刊授党校》,并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校长王震同志题写刊名;创办《老同志之友》,并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同志题写刊名。他还创办了《改革之声》等刊物。新办的杂志,得到当时分管思想战线工作的省委书记孙维本同志的支持,经省委宣传部审批公开发行。《共产党员》杂志始终坚持全党办党刊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春明同志(曾任辽宁省委党校的教员,后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为《共产党员》杂志撰写多篇拨乱反正的重要文章。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原部长、后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徐惟诚,以余心言为笔名,成为《共产党员》杂志的专栏作家。
在我的记忆中,《共产党员》杂志在宣传报道方面,最深刻的、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是1979年关于为真理而献身的张志新烈士的报道。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代理人,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最为骇人听闻的奇冤大案,就是“张志新现行反革命案”。1979年,中共辽宁省委认真审查省委政法小组和省委宣传部《关于张志新案件复查情况与平反意见的报告》,追认张志新同志为革命烈士。省委书记徐少甫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张志新烈士学习。
共产党员杂志社的李闻等同志对张志新很熟悉,在“五七”干校和张志新在一个连,为张志新烈士的事迹所感动,带着真感情宣传她,以事动人,以情感人,让广大读者深受教育。那个时期,《共产党员》发表了100多篇纪念张志新的文章,其中多篇被中央和省(区、市)报刊转载。
党刊姓党,是一条根本的原则,我们要永远记取,永远遵守。中共辽宁省委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共产党员杂志社的领导,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委许多领导都为《共产党员》杂志撰稿,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郭峰同志都多次为《共产党员》杂志撰写文章、接受采访并将他们带头讲授党课的讲稿和照片,发表在《共产党员》杂志上。时任省长陈璞如、省委常务书记李荒、省顾委主任李涛、省委宣传部长刘异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堃骋等领导干部都曾为《共产党员》杂志撰稿。
今年是《共产党员》杂志创刊70周年,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作为《共产党员》杂志的老读者,我有几点期望和建议。
我认为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反腐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与时俱进地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抓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把党的全面领导永远坚持下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办好党刊,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十八字方针。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增强政治家办报办刊意识。我们必须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现在,我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已经步入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作为党刊的编辑记者,承载着时代的重任,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辽宁全面振兴不断充实自我。
最后,祝愿《共产党员》杂志坚持党性,遵循党刊姓党原则,在新征程中书写新华章!
(作者系辽宁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长,省政协原副主席)
《共产党员》杂志创刊时名为“翻身乐”,1948年创刊于哈尔滨。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翌年《翻身乐》改名为“新农村”,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刊物题写刊名。原东北局撤销后,《新农村》杂志由辽宁省委宣传部领导。1958年9月,《新农村》改名为“好党员”。1961年,辽宁省委决定,《共产党员》(创刊于1956年9月,以全省城市工矿企业党员干部为对象)和《好党员》合并出版,合并后刊物为《共产党员》。
说上面这段刊史,意在说我與《共产党员》是有缘的。1954年前,我一直在辽宁省、辽东省的辑安县(现吉林省集安县)工作,从土改工作团工作组长到区、县领导到中共辽东省委宣传部,我一直是《新农村》杂志的忠实读者,受益匪浅。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工作后,就更成了一家人,直到1988年我离开宣传部。
最熟悉的人
我第一次参加《共产党员》杂志刊庆,是在1981年“七一”前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时,《共产党员》编辑部在中华剧场举行创刊33周年纪念会。会议由副总编辑李闻同志主持,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白潜、张正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异云及省委各部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因为我时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又分管新闻出版和党员教育工作,因此也就当时宣传重点和学好用好党刊问题作了发言。

1998年,共产党员杂志社在北京召开纪念创刊50周年大会。此时,我已离开省委宣传部整整10年了,是友情应邀赴会。今年,是纪念《共产党员》杂志创刊70周年,一晃又过去20年,我更是感慨万千。在刊庆70周年的时候,我自然想到杂志社的一些老同志。《新农村》杂志的总编辑徐今明同志是抗战初期的老干部,是一位受人敬重的大姐。1959年,沈阳市成立沈阳县,她挂职任中共沈阳县委书记。1960年,离开共产党员杂志社。1960年,汤光伍同志任总编辑。从1968年9月起,在盘锦“五七”干校,我们在一铺炕上睡了14个月,他是打草烧炕的“劳模”。粉碎“四人帮”后,我又回到省委宣传部,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就更多了。我对他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不慕名利,全心全意办好杂志。他以《共产党员》杂志为核心,办成一个刊物群。他创办《刊授党校》,并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校长王震同志题写刊名;创办《老同志之友》,并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同志题写刊名。他还创办了《改革之声》等刊物。新办的杂志,得到当时分管思想战线工作的省委书记孙维本同志的支持,经省委宣传部审批公开发行。《共产党员》杂志始终坚持全党办党刊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春明同志(曾任辽宁省委党校的教员,后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为《共产党员》杂志撰写多篇拨乱反正的重要文章。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原部长、后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徐惟诚,以余心言为笔名,成为《共产党员》杂志的专栏作家。
最深刻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共产党员》杂志在宣传报道方面,最深刻的、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是1979年关于为真理而献身的张志新烈士的报道。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代理人,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最为骇人听闻的奇冤大案,就是“张志新现行反革命案”。1979年,中共辽宁省委认真审查省委政法小组和省委宣传部《关于张志新案件复查情况与平反意见的报告》,追认张志新同志为革命烈士。省委书记徐少甫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张志新烈士学习。
共产党员杂志社的李闻等同志对张志新很熟悉,在“五七”干校和张志新在一个连,为张志新烈士的事迹所感动,带着真感情宣传她,以事动人,以情感人,让广大读者深受教育。那个时期,《共产党员》发表了100多篇纪念张志新的文章,其中多篇被中央和省(区、市)报刊转载。
党刊姓党,是一条根本的原则,我们要永远记取,永远遵守。中共辽宁省委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共产党员杂志社的领导,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委许多领导都为《共产党员》杂志撰稿,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郭峰同志都多次为《共产党员》杂志撰写文章、接受采访并将他们带头讲授党课的讲稿和照片,发表在《共产党员》杂志上。时任省长陈璞如、省委常务书记李荒、省顾委主任李涛、省委宣传部长刘异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堃骋等领导干部都曾为《共产党员》杂志撰稿。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今年是《共产党员》杂志创刊70周年,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作为《共产党员》杂志的老读者,我有几点期望和建议。
我认为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反腐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与时俱进地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抓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把党的全面领导永远坚持下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办好党刊,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十八字方针。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增强政治家办报办刊意识。我们必须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现在,我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已经步入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作为党刊的编辑记者,承载着时代的重任,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辽宁全面振兴不断充实自我。
最后,祝愿《共产党员》杂志坚持党性,遵循党刊姓党原则,在新征程中书写新华章!
(作者系辽宁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长,省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