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云,就不得不提到生态系统。只有建立和依靠一个规模庞大、健康的生态系统,IaaS服务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IaaS生态系统包括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提供商以及终端用户。其中,服务提供商是本文最关注的一个群体。
IaaS服务是近两年才兴起的,整个市场还处于培育期。无论是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IaaS服务商,还是用户,都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对于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来说,最大的转变就是以前只是单纯地销售产品,现在却要卖服务。厂商原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理念都要转变。对于IaaS服务商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实现差异化的服务,并且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收入平衡,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面对不同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同的云服务,用户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把适合放入云的数据或应用迁移到云中,一些关键的需要自己把控的应用最好还是放在本地。
方案供应商:云是必经之路
云计算是大势所趋。对于IT设备供应商来说,顺潮流而动是最明智的选择。时至今日,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也无论企业做的是什么类型的产品,大家都在谈论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云计算。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用户可能会渐渐习惯购买服务,而不是直接购买产品。IT产品随时有被边缘化的可能。IT厂商肯定不愿意被云计算的浪潮吞没,而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入到云计算的大潮中,成为一个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甚至是服务商。联想认为,在云计算时代,只能提供单一产品的厂商的发展可能会遇到瓶颈。在服务器、存储业务领域,联想希望能够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成为一个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
IT产业链中的硬件厂商、软件厂商、渠道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都积极想办法在云计算的生态系统中抢占有利地位。在云计算时代,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不可避免。各类厂商如何应时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云计算市场的兴起给所有厂商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抓住有利时机,获取更丰厚的利润是IT厂商转向云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几乎所有主流的软硬件厂商,包括IBM、惠普、EMC、HDS、戴尔、思科、Oracle、VMware、微软、红帽、华为赛门铁克、联想、浪潮、华为、中兴等,都义无返顾地踏上了云计算之旅。IBM很早就发布了蓝云计划(Blue Cloud)。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大中华区资深架构师梁建球表示:“SaaS和PaaS都将建立在IaaS上。IaaS可能成为企业云计算整体战略和方案的重要基础。企业首先要从基础架构层面奠定云的基础。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大部分的IT采购还是围绕着硬件展开的。未来几年,云计算建设的主要投入将集中在IaaS领域。IaaS的市场潜力是相当大的。”
EMC在2010年的EMC World上宣布,将大规模进入私有云领域。2010年5月,华为赛门铁克发布了“4+1”泛在多业务云战略,并在全球进行大规模推广和交付。华为赛门铁克在致力于成为云基础架构领导者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数据云、业务保护云、增值服务云、媒体共享云和云交付模块这”4+1“朵云,可以满足不同企业在云建设的不同阶段的需求。2010年11月,微软宣布将与六大硬件厂商联合为企业构建私有IaaS云计算系统。华胜天成则推出了Teamsun IaaS软件服务平台。华硕致力于打造基于服务器的高性能IaaS平台。
IaaS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有潜质的IaaS软件厂商。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品高公司的展位上”品高商用IaaS基础软件“几个大字格外醒目。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Enomaly今年刚刚进入中国市场。2010年,华东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制定并发布了华云计划。上海华存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华云计划的成员单位之一,最近一直在致力于IaaS平台产品的研发。据记者了解,华存数据的IaaS平台产品已经在政府、互联网等行业的用户中得到了应用。
服务提供商:实现差异化竞争
IaaS服务商领域鱼龙混杂,既有多年从事IDC服务的专业服务商,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虚拟化服务的厂商。IaaS服务商大致可以分成五大类:第一类,既能提供IaaS解决方案,又能提供IaaS服务的软硬件厂商,比如IBM、惠普、VMware等;第二类,拥有良好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厂商,比如亚马逊、谷歌等;第三类,在资金、客户、IDC方面颇具实力的电信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AT
IaaS服务是近两年才兴起的,整个市场还处于培育期。无论是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IaaS服务商,还是用户,都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对于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来说,最大的转变就是以前只是单纯地销售产品,现在却要卖服务。厂商原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理念都要转变。对于IaaS服务商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实现差异化的服务,并且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收入平衡,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面对不同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同的云服务,用户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把适合放入云的数据或应用迁移到云中,一些关键的需要自己把控的应用最好还是放在本地。
方案供应商:云是必经之路
云计算是大势所趋。对于IT设备供应商来说,顺潮流而动是最明智的选择。时至今日,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也无论企业做的是什么类型的产品,大家都在谈论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云计算。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用户可能会渐渐习惯购买服务,而不是直接购买产品。IT产品随时有被边缘化的可能。IT厂商肯定不愿意被云计算的浪潮吞没,而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入到云计算的大潮中,成为一个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甚至是服务商。联想认为,在云计算时代,只能提供单一产品的厂商的发展可能会遇到瓶颈。在服务器、存储业务领域,联想希望能够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成为一个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
IT产业链中的硬件厂商、软件厂商、渠道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都积极想办法在云计算的生态系统中抢占有利地位。在云计算时代,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不可避免。各类厂商如何应时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云计算市场的兴起给所有厂商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抓住有利时机,获取更丰厚的利润是IT厂商转向云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几乎所有主流的软硬件厂商,包括IBM、惠普、EMC、HDS、戴尔、思科、Oracle、VMware、微软、红帽、华为赛门铁克、联想、浪潮、华为、中兴等,都义无返顾地踏上了云计算之旅。IBM很早就发布了蓝云计划(Blue Cloud)。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大中华区资深架构师梁建球表示:“SaaS和PaaS都将建立在IaaS上。IaaS可能成为企业云计算整体战略和方案的重要基础。企业首先要从基础架构层面奠定云的基础。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大部分的IT采购还是围绕着硬件展开的。未来几年,云计算建设的主要投入将集中在IaaS领域。IaaS的市场潜力是相当大的。”
EMC在2010年的EMC World上宣布,将大规模进入私有云领域。2010年5月,华为赛门铁克发布了“4+1”泛在多业务云战略,并在全球进行大规模推广和交付。华为赛门铁克在致力于成为云基础架构领导者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数据云、业务保护云、增值服务云、媒体共享云和云交付模块这”4+1“朵云,可以满足不同企业在云建设的不同阶段的需求。2010年11月,微软宣布将与六大硬件厂商联合为企业构建私有IaaS云计算系统。华胜天成则推出了Teamsun IaaS软件服务平台。华硕致力于打造基于服务器的高性能IaaS平台。
IaaS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有潜质的IaaS软件厂商。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品高公司的展位上”品高商用IaaS基础软件“几个大字格外醒目。IaaS解决方案供应商Enomaly今年刚刚进入中国市场。2010年,华东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制定并发布了华云计划。上海华存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华云计划的成员单位之一,最近一直在致力于IaaS平台产品的研发。据记者了解,华存数据的IaaS平台产品已经在政府、互联网等行业的用户中得到了应用。
服务提供商:实现差异化竞争
IaaS服务商领域鱼龙混杂,既有多年从事IDC服务的专业服务商,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虚拟化服务的厂商。IaaS服务商大致可以分成五大类:第一类,既能提供IaaS解决方案,又能提供IaaS服务的软硬件厂商,比如IBM、惠普、VMware等;第二类,拥有良好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厂商,比如亚马逊、谷歌等;第三类,在资金、客户、IDC方面颇具实力的电信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