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改革以后,我国的教育部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在教學中的主体地位。目前的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开始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但是,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提问,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没有问题哪来的收获,牛顿就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个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能发现问题也就谈不上创新,让学生能够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提问
  一、 引导学生进行提问的重要性
  互动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首先,它是国内外教育发展的需求,在现有的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人们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另外,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进入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去,更好的掌握知识。
  二、 影响学生进行提问的因素
  (一) 填鸭式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提问
  在我国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的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大多数的同学没有花费一些精力去深入的思考问题。而且我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为了更多的讲授知识,把课堂45分钟充分的利用起来,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进行提问,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提问能力。
  (二) 课堂设计不生动降低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现在的初中生,认为数学课堂没有别的课堂生动,只是单纯的数字,比较枯燥,不愿意去进行研究。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前并没有对数学内容进行预习,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去进行提问。
  三、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提问
  (一)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问题,如何去发现问题是主动学习的一个方面,往往数学学得好的学生都喜欢问问题,而学得不好的学生就问得少了,甚至从来不问问题,也没有问题可问。有些学生也纳闷了,哪有那么多的问题可以问呢?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问题要多想多思。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这种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并不是以题论题,而是根据题目的条件作一些变化,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变换不同的条件求同样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者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求不同的结论成立等等,让学生学会一题多变,发现问题,活跃思维。
  2. 每上完一个单元,叫学生根据自己对本单元内容的把握和自己平时做题时的易错点,自己设置条件,提出问题,完成习题的命制,最后汇总后老师进行筛选、整理和适当修改,出成一份课堂练习卷,再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当学生做到自己出的题目时会特别兴奋,并且对于自己出的题目做起来肯定得心应手。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幼儿园小朋友经常会有十万个为什么问大人,但初中学生发现了问题却害怕把问题提出来。这里原因主要是怕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而被老师批评、指责,被同学笑话。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老师的帮助。首先老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害怕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老师的一点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手势,都是给予学生最好的鼓励。其次,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去发现问题,为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当学生提出比较好的问题时,老师一定要及时提出表扬,对那些比较新颖的问题,还可以作为作业布置,这可能是对提出问题的学生最好的奖励了。
  (三)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
  1. 根据教材或题目中的一句话,一个词来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授整式的概念时,首先要求同学们根据“整式”提出一些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了与“代数式”的区别,有的学生提出了判断整式的方法,通过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整式这个重要概念的理解。
  2.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提出问题。例如我们在讲解《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联想一下现在的商场,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出现了各种打折的活动,例如,“跳楼价”、“最低价”等等,这样的活动口号,让消费者心动,我们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往下继续思考,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商场的打折以后的价格会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吗”,也有的学生提出销售方怎样在打折的背后获取更高的利润呢。这些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 指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地方,从什么方面进行提问,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出提问。一般我们可以采取这样几种方式:
  1. 课题提问。例如,我们在讲解“合并同类项”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对课题进行提问,学生就会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合并同类项?这样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提问。例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创设了拉面师傅拉面的情境,学生就会产生“这根拉面到底多长?”这样的问题。有了这些问题后,学生自然能引起兴趣,容易集中注意力。
  3. 插图提问。例如,在讲授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时,有一张关于28届奥运会男子射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图表,通过图表学生可以进行提问,他们谁的成绩更好?谁的实际水平更好?等等问题。
  4. 类比提问。数学的每节课都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我们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三角形全等与三角形相似等等,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了,我们不应该一味的让学生被动的获取知识,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的进行提问,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这样可以让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他文献
[摘要]归因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变高中生的成败归因、期望变化和情感反应倾向。归因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的归因向积极方向转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功感的提高,并增强高中生成就动机水平和坚持性水平,提高其学业成绩。  [关键词]归因训练 高中学生 学习成功感    学习成功感(Feelings of Academic Suc-cess,简称FOAS)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成功地接近、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抱负水平时,
摘 要:本文总结了MATLAB在三维曲面的绘制中的一些实例。在规则三维曲面的绘制上,给出了莫比乌斯带的绘制。在不规则曲面绘制上,给出了离散点绘制光滑曲面的实例,通过设计飞机座椅靠背曲线的问题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三维图像绘制的应用。  关键词:MATLAB语言;三维曲面;图像处理  MATLAB中规则曲面绘制可使用surf和mesh命令,如莫比乌斯带绘制代码:k=50;u=0:pi/k:2*pi;v=
对于《三国演义》里精妙的人物形象,人们见仁见智.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我眼中的完美形象.一是诸葛亮的“智”;二是诸葛亮的“死”;三是赵子龙的“勇”;四是赵子龙的“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我国一向很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国教育事业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本文利用2001-2008年全国31个省市(不包括港澳台)每一万人拥有的教育经费和学校数,每一万人中在校学生数以及每一万人拥有的专任教师数等相关数据,运用SPSS 16.0,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法,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的相结合,对我国各地
最近公司组织新员工人职培训,突然发现,自己参加工作已经一年了,原来岁月如梭白驹过隙真的不只是个形容词,而是事实.一转眼,一年过去了,这一年里那一幕幕仿佛昨天一般.rn明天
期刊
易经其实是卦历,是对时空中消息、现象的总结.二进位制的数学工具则让我明白汉儒们对易经64卦的安顿是一个错误.很多东西可以迎刃而解了.rn卜、卦、筮等字眼是先民以最笨的办
大量的震例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错动所导致的直下型地震引起的;而城市附近地震也可诱发城区活断层的活动,加重活断层沿线建筑物的破坏
抬起头,夜色中的一轮明月千年依旧,那银白色的光辉,仿佛是一层透明的薄纱,将黑暗的世界晕染得温暖而神秘.歌颂明月的唐诗可谓数不胜数,流传至今.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型、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智力性与非智力性因素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关键词]成才 智力性因素 非智力性因素    关于成才的因素、成才的规律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均进行过大量研究,有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研究的,也有从社会学、教育学角度出发的。但对此的研究至今仍未停息。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将成才的因素归纳为智力性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两个方面。  智力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