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显示亚洲栽培稻最早可能起源于中国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gua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称,分子学证据表明,亚洲栽培稻最早可能起源于8000多年前的中国长江流域。
  亚洲栽培稻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世界各地有数以万计的品种。它的两个主要亚种是粳稻和籼稻,关于其起源也出现两种理论。一种为单一起源论,即粳稻和籼稻拥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均由野生稻栽培而来;另一种理论认为,粳稻和籼稻在亚洲的不同地区分别栽培而来。此前曾有研究认为,亚洲栽培稻有两个起源地——印度和中国。
  该研究由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普渡大学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利用此前的数据库和更先进的计算机运算方法,重新分析了亚洲栽培稻的进化史。他们得出的结论为:粳稻和籼稻拥有同一起源,且起源于中国。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野生稻和栽培稻的630个染色体基因片断进行了重测序,结果也表明单一起源理论更可靠。
  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在中国长江流域8000至9000年前已经有亚洲栽培稻种植,而在印度恒河流域大约4000年前才出现栽培稻。这与分子水平上的分析相一致。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岳阳华泰资源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纸业旗下湖南泰格林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纸业系统内唯一的废纸回收经营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岳阳华泰已经成长为一家集回收、
结合某基坑工程,介绍了旋喷桩在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支护方案的优选,并就旋喷桩的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听力中逐渐被教育相关人员认可和接受,成为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形式。从对任务型概念的理解,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发展
中国科協“八大”期间选举中国科协新一届领导机构,共产生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80名,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等53人当选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专家邓中翰等16人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专家韩启德当选连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