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竞走是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主要项目,曾多次打破亚洲纪录和世界纪录,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竞走运动员陈定、王镇、蔡泽林分别获得男子20km竞走冠军、季军和第四名的好成绩。其中,王镇、蔡泽林均是天津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天津师大女子竞走运动员王珊珊获得团体冠军,2013年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天津师大女子竞走运动员杨明霞获得团体亚军。他们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但为我国竞走事业又添辉煌的一页,更让我们对于在高校培养高水平优秀运动员信心十足!
关键词 高校 竞走运动员 选材 训练
201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天津师大竞走运动员王镇、蔡泽林分别以38′30″38、38′59″98打破男子10000m世界纪录。经过多年科学、系统的训练,我国高校的竞走运动水平发展较快。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大学生竞走运动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深思。
一、高校竞走运动员形体的选材
(一)身高、体重。竞走是速度耐力性项目。耐力是竞走运动员的专项特点,也是竞走运动员的专项基础。我们并不把身高作为竞走运动员的唯一选材条件,而是综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综合分析。个人认为,竞走运动员的身高应在不影响体重过重和下肢灵活性的基础上,以高者为佳,女子身高在1.55-1.65m之间,男子身高在1.70-1.80m之间。
(二)髋关节。竞走运动对髋关节的灵活性及耐劳性要求较高。较窄小的髋关节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成为体型粗壮的人,所以选材时应选髋关节小者为佳。
(三)下肢长。这一指标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步长和步频的关系。竞走的速度由步长和步频决定。选材时下肢长者为佳。
(四)膝、踝关节。选材时要注意膝关节没有生理弯曲,自然伸直,灵活性好的队员。对于踝关节要选踝关节细、跟腱处有深凹、踝关节屈伸幅度大的,其灵活性一定很好。这对于掌握和改进竞走技术有较大帮助。
二、高校竞走运动员生理机能方面的选材
(一)脉搏。脉搏是反映心血管机能最简易而又理想的指标,它能反映心血管机能的水平,选材时在相对安静和同等负荷下进行测试,选脉搏相对较低者。
(二)血红蛋白。竞走是耐力项目,基本上是有氧代谢。所有选材时应以血红蛋白含量高者为佳。一般男运动员12-16克,女运动员12-13克。
(三)肺活量。肺脏吸入空气的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呼吸机能的好坏。应选肺活量高者为佳。
三、高校竞走运动员身体素质方面的选材
(一)蛙跳。蛙跳的测试可观察运动员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动作协调能力及柔韧性的好坏。竞走运动员有特定的技术要求,运动员必须要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这才能保证完成技术的规范性、合理性。
(二)3000m跑。可观察运动员原始的耐力水平,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并不是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就有发展,需要综合考虑。
四、高校竞走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的选材
心理素质方面的选材可从精神素质、心理素质、神经类型三方面进行选择,据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神经类型决定他的性格和意志品质,而两者受先天性遗传所制约,后天很难改变。竞走训练和比赛的距离较长,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平均分配速度是取得较好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关键,因此要求运动员大脑皮层能承受较长时间、反复的、单一的均衡刺激。所以根据我的实践,一般是强而均衡的安静性运动员比较适宜,易出成绩。这样的孩子表现比较好静,寡言,性格沉着、坚定,他们的神经系统的耐久力较强,比其它类型的人更宜于从事竞走运动。
五、高校竞走运动员合理掌握竞走技术方面的选材
技术训练。把所有运动员集中在一起,进行竞走技术动作要领的讲解,教练做规范合理的技术示范,要求每个运动员进行模仿学习,反复做各种竞走的专门性练习。从练习过程中观察运动员的掌握情况,挑选合适的人选。
六、高校竞走运动员训练方法
(一)技术训练法。高校竞走运动员在校期间不但需要完成训练课的计划,而且还要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完成文化课的学习。所以,我们会把训练时间安排在早晨和下午,早晨在进行简单的活动后,以技术练习和专项素质为主。1.足跟走50米:作用是快频率和膝关节灵活性,发展胫骨前肌力量耐力。2.绕“8”字竞走练习:改进弯道走技术和转髋动作。3.放松大步走:改进骨盆绕垂直轴旋转技术。4.上下坡竞走:体会躯干倾斜程度、提高和改善后蹬力量与效果。5.摆臂练习:改进摆臂技术的不足使整体技术规范化。
(二)技术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技术训练是竞走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让队员熟练掌握技术要领。特别是在高校进行竞走训练,教练员更要对运动员阐述技术的重要性,做规范的技术展示。让运动员建立合理的动力定型,为长期的进行竞走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也许根据每个运动员自身特点,进行技术掌握,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先进正确的竞走技术。
(三)专项训练计划。专项课的训练会安排在下午的14:30-17:00完成,上午运动员在文化课的学习后,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以保证高质量的完成训练。训练计划如下:周一,匀加速走16km,4km速度提到2:10;周二,以技术为主走12km,平均速度掌握在2:15;周三,走课18km,平均速度掌握在2:05-2:00;周四,2小时篮球;周五,走课20km,平均速度掌握在2:05-2:00;周六,60分钟放松跑;周日,专项测验。
七、总结
高校培养优秀的竞走运动员需要从饮食、休息、训练等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管理,技术是竞走运动项目的灵魂。教练员需要了解每个队员的身体情况,针对个人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训练计划,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摘 要 竞走是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主要项目,曾多次打破亚洲纪录和世界纪录,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竞走运动员陈定、王镇、蔡泽林分别获得男子20km竞走冠军、季军和第四名的好成绩。其中,王镇、蔡泽林均是天津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天津师大女子竞走运动员王珊珊获得团体冠军,2013年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天津师大女子竞走运动员杨明霞获得团体亚军。他们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但为我国竞走事业又添辉煌的一页,更让我们对于在高校培养高水平优秀运动员信心十足!
关键词 高校 竞走运动员 选材 训练
201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天津师大竞走运动员王镇、蔡泽林分别以38′30″38、38′59″98打破男子10000m世界纪录。经过多年科学、系统的训练,我国高校的竞走运动水平发展较快。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大学生竞走运动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深思。
一、高校竞走运动员形体的选材
(一)身高、体重。竞走是速度耐力性项目。耐力是竞走运动员的专项特点,也是竞走运动员的专项基础。我们并不把身高作为竞走运动员的唯一选材条件,而是综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综合分析。个人认为,竞走运动员的身高应在不影响体重过重和下肢灵活性的基础上,以高者为佳,女子身高在1.55-1.65m之间,男子身高在1.70-1.80m之间。
(二)髋关节。竞走运动对髋关节的灵活性及耐劳性要求较高。较窄小的髋关节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成为体型粗壮的人,所以选材时应选髋关节小者为佳。
(三)下肢长。这一指标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步长和步频的关系。竞走的速度由步长和步频决定。选材时下肢长者为佳。
(四)膝、踝关节。选材时要注意膝关节没有生理弯曲,自然伸直,灵活性好的队员。对于踝关节要选踝关节细、跟腱处有深凹、踝关节屈伸幅度大的,其灵活性一定很好。这对于掌握和改进竞走技术有较大帮助。
二、高校竞走运动员生理机能方面的选材
(一)脉搏。脉搏是反映心血管机能最简易而又理想的指标,它能反映心血管机能的水平,选材时在相对安静和同等负荷下进行测试,选脉搏相对较低者。
(二)血红蛋白。竞走是耐力项目,基本上是有氧代谢。所有选材时应以血红蛋白含量高者为佳。一般男运动员12-16克,女运动员12-13克。
(三)肺活量。肺脏吸入空气的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呼吸机能的好坏。应选肺活量高者为佳。
三、高校竞走运动员身体素质方面的选材
(一)蛙跳。蛙跳的测试可观察运动员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动作协调能力及柔韧性的好坏。竞走运动员有特定的技术要求,运动员必须要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这才能保证完成技术的规范性、合理性。
(二)3000m跑。可观察运动员原始的耐力水平,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并不是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就有发展,需要综合考虑。
四、高校竞走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的选材
心理素质方面的选材可从精神素质、心理素质、神经类型三方面进行选择,据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神经类型决定他的性格和意志品质,而两者受先天性遗传所制约,后天很难改变。竞走训练和比赛的距离较长,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平均分配速度是取得较好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关键,因此要求运动员大脑皮层能承受较长时间、反复的、单一的均衡刺激。所以根据我的实践,一般是强而均衡的安静性运动员比较适宜,易出成绩。这样的孩子表现比较好静,寡言,性格沉着、坚定,他们的神经系统的耐久力较强,比其它类型的人更宜于从事竞走运动。
五、高校竞走运动员合理掌握竞走技术方面的选材
技术训练。把所有运动员集中在一起,进行竞走技术动作要领的讲解,教练做规范合理的技术示范,要求每个运动员进行模仿学习,反复做各种竞走的专门性练习。从练习过程中观察运动员的掌握情况,挑选合适的人选。
六、高校竞走运动员训练方法
(一)技术训练法。高校竞走运动员在校期间不但需要完成训练课的计划,而且还要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完成文化课的学习。所以,我们会把训练时间安排在早晨和下午,早晨在进行简单的活动后,以技术练习和专项素质为主。1.足跟走50米:作用是快频率和膝关节灵活性,发展胫骨前肌力量耐力。2.绕“8”字竞走练习:改进弯道走技术和转髋动作。3.放松大步走:改进骨盆绕垂直轴旋转技术。4.上下坡竞走:体会躯干倾斜程度、提高和改善后蹬力量与效果。5.摆臂练习:改进摆臂技术的不足使整体技术规范化。
(二)技术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技术训练是竞走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让队员熟练掌握技术要领。特别是在高校进行竞走训练,教练员更要对运动员阐述技术的重要性,做规范的技术展示。让运动员建立合理的动力定型,为长期的进行竞走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也许根据每个运动员自身特点,进行技术掌握,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先进正确的竞走技术。
(三)专项训练计划。专项课的训练会安排在下午的14:30-17:00完成,上午运动员在文化课的学习后,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以保证高质量的完成训练。训练计划如下:周一,匀加速走16km,4km速度提到2:10;周二,以技术为主走12km,平均速度掌握在2:15;周三,走课18km,平均速度掌握在2:05-2:00;周四,2小时篮球;周五,走课20km,平均速度掌握在2:05-2:00;周六,60分钟放松跑;周日,专项测验。
七、总结
高校培养优秀的竞走运动员需要从饮食、休息、训练等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管理,技术是竞走运动项目的灵魂。教练员需要了解每个队员的身体情况,针对个人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训练计划,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