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项目化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应用文写作的项目化设计,尝试探寻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改革途径。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岗位需求和学生学情,对课程内容进行类化整合,设计模块化内容和不同文种的单元写作训练。体现基础课程与专业结合、为就业服务的理念。通过研究,最终形成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案,较好地解决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项目化  课程设计  任务训练  写作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高职应用文写作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编号:YJ13Z37)。
  近年来,发展完善高职教育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高职教育的新目标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集中在实践能力上不仅特指专业工作能力,还包括工作中常用的基础操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企业也对高职人才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希望学生具备包括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和基础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其中,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强化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对高职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重要意义。由此,笔者尝试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希望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项目化教学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和应用,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地强化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推进基础课程改革,使课程能更好地为学生、为专业学习、为岗位发展服务。具体目标分三层:
  (1)基础目标:解决课程教学现实中学生写作基础差、运用能力弱等实际困难。
  (2)主要目标:强化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推进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
  (3)最终目标:凸显应用文写作课程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方面的双重性质,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育人时能发挥同等重要作用。
  2.主要研究内容
  笔者研究高职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模式,促使课程更好地满足专业需求。理顺脱节、重知识轻能力等教学困难是研究重点。从职业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打破传统教材的固有结构。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且实用,保证基础知识且突出职业性、适用性、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符合岗位能力要求。力争通过改革让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训练与写作素质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寻求课程内在结构与工作具体情境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到岗适应性。
  3.课程设计思路
  以“工学结合”的理念为主导,开发项目任务型课程,紧密围绕专业面向岗位和真实工作流程选择编排教学单元。按照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就业为导向,精选教学内容。以常用和富有专业特色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面向就业需要,兼顾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训练与素质提高相结合。
  (2)学生为主体,倡导主动学习。课程设计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以“学”为主,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因材施教,教学重、难点切合学生实际,真正为学生的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3)能力为本位,更新教学理念。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牢固树立“能力核心论”的教学理念,以此统领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各环节。
  (4)发展为目标,注重素质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既要满足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生存需要,还要考虑学生成为职业人的发展需要。所以,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职业素养,既是课程本身的要求,也符合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4.项目的选择与设计
  项目课程设计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选择多元化设计方式,可以以职业成长为主线、以技能掌握为主线、以工作流程为主线等。内容要从技能、知识、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来选择。
  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和知识,以此组构教学单元。在确定技能内容时,教师先要明确岗位工作要求学生会做什么,技能训练的落实应明确为工作成果。针对技能确定知识内容,对应逐条列出后再根据技能要求和课时量选择。在确定情感与态度内容时,也应从工作任务入手,确定学生完成工作时需具备的职业精神和态度品质,将其融入任务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任务执行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
  其次,课程内容的组织打破传统章节编排,以任务形式组织,以项目为单位总汇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三方面,实现工作过程与课程内容的一致。课程设计针对学生职业需求展开,讲授的是通识性理论,塑造的是参与社会交往必需的写作和职业素养。突出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写作应用文恰当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打破学生缺乏写作和交流表达能力等弱项。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进行了基础能力铺垫,起了及时的先导作用。
  课程开发遵循实际岗位工作流程,坚持以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发步骤如下:
  (1)定位专业,明确岗位。根据就业市场和行业调研情况及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需求分析。调研对象主要是企业主管和一线从业人员,以此明确专业的岗位群,最终确定项目化课程研究的岗位定位。
  (2)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借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企业情况,分解岗位任务,掌握具体工作内容。之后,确定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能力、知识和素质拓展三维目标。表述应尽量细致、规范、明确,便于落实。
  (3)按照工作过程整合课程内容,设计写作项目及单元写作训练。对课程内容合理排序,既考虑基础知识铺垫,又足够支撑学生的职业发展。
  5.考核方案设计
  (1)指导思想: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学生的互评。
  (2)考核内容与方式:
  ①能力考核:参照学生个人或分组参与完成项目活动的程度以及项目写作成果,项目活动完成后的汇报展示、答辩情况;   ②知识考核:期中、期末理论笔试;
  ③结果考核:能力考核×50%+知识考核×50%;
  ④课程总评成绩:总评成绩采取形成性评价(相互要考核能力)占50%、终结性考核(知识理论测评)占50%的方法计算,总评成绩采取五级制来评定,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其中,能力考核=学生/小组自评占25%+学生/小组互评占25%+教师考评占50%。
  主要研究结论
  高职项目化课程开发大多运用于专业课,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一般将其简单变形为课堂讨论或小组写作活动。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应用文写作的项目化教材,很多课程设计是为了完成写作项目训练而设置角色、创造情境。虚拟出的情境和真实的工作任务流程不一致,未真正贴合工作岗位,未能体现课程项目化的价值。应用文写作课应按照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企业、结合典型工作过程,来提炼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方法、设计训练任务。由此,笔者在课程的项目化开发方面初步获得了研究经验和结论:
  1.课程内容项目化,尽量贴合实际工作情境。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各专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以及工作需具备的应用写作能力。教师教学中应使课程内容与工作需要对接,为学生就业发展服务是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根本。
  2.教学方式任务化,突出强化能力训练。每个单元的教学服从工作情境和子项目,但又是相对独立的任务。各文种在不同的子项目中为了满足教学衔接均有可能交叉重复出现,但每次学习的重点不同。比如调查报告,在汽贸专业的教学中出现于两个不同的写作项目训练中。第一次学习是处于客户和市场分析的阶段,需要详细学习如何调查研究及撰写报告;第二次学习是销售开始的市场调查,所以这次学习主要是第一次学习的复习巩固,仅需强化对调查材料的选择和组织能力。这样环环相扣式的链条式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文中要点、突破重难点、提升写作能力。并且写作训练常以小组形式开展,增加组间互评,使生生、师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沟通,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工作环境适应性和与人交际、合作的能力。有效将应用写作知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3.考核方式开放化,全面、客观、动态评价学生的表现。考核的首要原则是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开放式考核体系,全面掌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考核原则体现教、学、做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考核过程中坚持以写作能力衡量学生成绩,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恰当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要评应用写作各文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评写作技能和实践运用的掌握;重视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交流与合作。考核形式上,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评价与目标评价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课程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结合课堂提问、学生课外作业、平时写作项目成果、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本研究意在提升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与专业教学结合的角度进行改革。最终计划形成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案,使应用文写作课程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黄丽清:《应用文写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2]黄丽清:《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
  [3]张科杰:《对应用文写作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思考》,《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
  [4]李正光、刘亚玲:《高职应用文教学整体优化研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5]戴士弘:《高职课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主体及角色》,《职教论坛》2007年第8期。
  [7]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罗智丰、王艳梅:《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4期。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解决大口径薄壁球形封头在气割开孔和焊接附件、返修补焊时容易产生的变形问题。
【摘 要】目前我国的主要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受国际金融监管的影响,我国的监管模式在逐步向混业经营监管过渡。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大趋势,促使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在监管模式和制度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监管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不断吸取别国的经验,不断改革发展我国的金融企业,并且我国金融企业的各项政策应该努力向国际金融的制度靠拢,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  【关键词】国际金
【摘 要】本研究以63名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以48个英语隐喻句为实验材料,尝试用在线加工的方式调查化熟悉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隐喻理解。研究发现:文化熟悉度是制约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隐喻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将对今后的英语习语或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隐喻理解 文化熟悉度 制约  研究背景  传统的观点认为,隐喻仅是一种文学的修辞手段,是附属于语言外壳之上的一种装饰品。众多学者就隐
针对预装备东方红1302R的HMT样机,开发了HMT试验台架.在实验台架的测控系统中,下位机完成对发动机油门和电涡流测功机的控制,上位机通过数据总线对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同时完
研究了仿真环境(烘-浸及冻-融循环)对28d龄期的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仿真环境影响后,除FC30因配合比、取代率等原因强度略有下降外,其他等级的
巨型机组6瓣座环的加工工艺过程,并对关键工艺进行优化,可作为类似结构加工的借鉴。
汽车使用LPG作为燃料是减少废气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将车用汽油机改造成燃烧LPG的发动机,需设计一个能提供所需流量的LPG的减压阀.文中通过实例阐述了车用LPG减压阀的设计,并将设
汽包是锅炉中的重要部件,但是汽包在制造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缺陷,这就需要对带裂纹汽包进行安全性检测。本文介绍了几种基于“合计使用”原则、用于检测带缺陷汽包的理
讨论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光纤通信自动保护系统的设计,并阐述相应的系统构成原理及软、硬件主要功能特点.该系统对光纤通信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对光缆线路故障
介绍煤泥在CFB锅炉的燃烧方式及技术特点,煤泥输送系统及主要设备,煤泥输送系统的选择及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