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言文新课导入的技巧及实施对策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cl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的精华之一,中学语文课本中编选的古代诗文,多为千锤百炼的名篇,具有厚重的人文积淀和美学价值。文言文学习能力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得学生在课堂初期就对本堂文言文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持之以恒地参与整堂课,真正喜欢它而去真心投入地学,从而提高文言能力。导入的分量在这一节课中就显得非常重。切入点选取的好,解读文本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以下是我对文言文新课切入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文言文;新课;导入 ;技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求,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直接切入,简洁有效,重点清晰;设疑切入,激发思考,促进探究;情境切入,形象生动,亲切感人。有效的切入,可以简洁精练地处理好一篇课文,启发学生思维;得心应手,举重若轻。
  一、直接切入——“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
  (一)提纲挈领,切中重点——重点句子切入法
  从文言文的重点处入手,可以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九年级上的文言《陈涉世家》中有句耳熟能详的句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于从没有学过这篇课文的学生来说,想必都应该听说过。所以本文教学的切入点就围绕对这句话的理解展开。陈胜吴广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呐喊”,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由浅入深,层层剥笋式的解读使学生既对这句历史经典语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也了解了历史人物陈胜吴广以及文本的背景和思想,一个句子引领全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开门见山,直奔重点——释题切入法
  题目是文本的“眼睛”,文言文也不例外。对文言文题目的深刻阐释,不仅能帮助学生最快的理解文意,更能从直观上产生对文本的兴趣,特别是议论性质的文言文,就更能从题目入手,直奔主题。
  八年级下的文言《马说》是篇文言议论文,对于接触文言不久的初二学生而言,议论文的难度显然要高于一般的游记文言文。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在于题目《马说》二字,先得把“说”这个字解释清楚。“说”是一种文体,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说”其实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阐释清楚了题目之后就可以直奔主题——文本说了关于千里马的哪些问题,为什么要说这些问题,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说的。经过这几层层层盘剥,文章的思路脉络就清晰可见。如果要往深层说,可以继续引发学生对“马”的深刻含义的认识,体悟韩愈笔下的“马”是不是有别的内涵。如果这些都弄明白了,那文本的主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视听兼用,熟读明义——朗读切入法
  通过朗诵,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直切主题,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这个切入方式对文言文新课也特别适用。一些诗歌也适合以朗读的方式導入,古人最提倡以吟诵来帮助理解,有些文本,甚至不用过多的讲解,通过朗读就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疑切入——疑问是思考的前提
  激活课堂,拓展思维——以旧带新法
  引导学生在感受新知识的乐趣中导入新课,话语不多,却使学生心里豁然开朗,兴味盎然,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驱动力。文言新课的切入也是如此。
  如在《石壕吏》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诗仙、诗圣、诗史、诗鬼的称号基本了解,因此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谜语”显示出略显得意的“炫耀”,接着教师马上又问:“既然大家都知道杜甫被称为‘诗史’,谁能具体解说一下?”再到“《石壕吏》描绘了哪一段历史?”将课文内容与时代背景融合起来,课堂内容得到深化。
  三、故事引路——最受用的方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对于有点“枯燥”的文言新课来说,课前讲个和文本有关的小故事,当然是最受用的了。
  九年级下的文言《愚公移山》,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可是学文言和看故事是两码事。所以在学习“枯燥”的文言课文之前,先给学生讲讲这个神话故事,甚至可以起个头,由学生讲下去。讲完故事再来学文言,不用说,学生肯定觉得简单容易学多了,对之前难懂的文言实词可能也不会望而却步了。
  并不是说我们每一篇文言文新课,都僵化地用上述方法来切入。寻找文章的切入点,是化大为小、化繁为简的过程。教无定法,任何方法都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改革古文教学,切实加强学生的基础,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只要我们认真地了解学生,仔细地研究教学,大胆地实践创新,我们是能够做出成绩的。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将生态理念迁移到语文课堂教学领域,其实就是恢复语文的两个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才能构建生态的语文课堂呢?笔者通过亲身实践和不断探索总结,概括出了三条行之有效的措施: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语文课堂精彩纷呈;2.全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凸显学生的个性搭建舞台;3.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  【关键词】生态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个性;素养  【中图分
骨髓细胞形态学是快速诊断血液病的基础,规范制备优良的骨髓涂片是观察细胞形态的首要条件。在骨髓细胞学检查过程中,骨髓的取材、涂片、染色的质量可直接影响细胞的观察和分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超敏c-反应蛋白(hs-ClIP)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55例本院住院患者血清中的ACA—IgG、hs—CRP和D
【摘 要】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内容,是培养学生文字素养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却是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本文基于识字和写字的有效方法,展开了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有效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我国汉字数量大,正是造就其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
临床实习阶段是实习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此阶段不仅要学会临床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做一名合格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医德医风和工作作风。随着我国医疗模式与体制的
【摘要】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是一年级学生入学的首要学习内容,是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但因为拼音字母比较抽象、枯燥,对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死记硬背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灵活。我将多年来教学拼音的点点滴滴道来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拼音;一年级;学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在回归的路上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