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网格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格经常是由许多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任何格点之间的线段都是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边或对角线,所以格点间的线段长度都能求得;②利用正方形的性质,一些特殊的角度45°,90°,相等的角一目了然.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加入了利用网格来画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习题.有些教师讲到这个地方都很模糊,所以学生用的时候更是模糊.
  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用网格来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方法.
  例1 如图1,在8×12方格线上分别画出图中线段AB、CD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在图2中,线段PQ既不在网格线上,也不是正方形的对角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要画出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就需要找到线段PQ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又因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只要找到与P、Q距离相等的2个格点.过这两点的直线就是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2)题要找的点O就是线段AB与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答案略.
  例3 如图4,利用网格线作图.
  (1)在BC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
  (2)在射线AP上找一点Q,使QB=QC.
  
  分析:本题如果还用上题的方法,会发现∠A的平分线不是很好画,而使用三角形的全等比较简单.
  答案略.
  例5 观察图7中正方形网格纸上的格点三角形ABC,在边BC的两端点之间还有5个格点.在这5个格点中:
  (1)找出到射线AB,AC的距离相等的点P.
  (2)找出与点A,B的距离相等的点Q.
  
  分析:与射线AB,AC的距离相等的点其实就在∠A的平分线上.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画出∠A的平分线,平分线与BC的交点即为点P;而点Q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交点.
  答案略.
其他文献
高质量的数学解题,除了要有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还需要学会对结果正确性的检验.检查解题结果的正确性是解题的重要环节,不少同学认为检查做得对与不对,再做一遍,看前后是否一
新课程标准中就三维目标的达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重要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德育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初中物理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时,有必要使物理的知识、观念和思维能力等,在现代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笔者发现,在现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外语阅读主要有四种模式:译码和解码、微观法、宏观法、互动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是参与者,是教学中最积极的因素。主要教学方法是:“掠读与略读,以
不久前,本栏目以“新学校的发展”为主题集中刊发了一组文章.这一主题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本期沿续这一话题,继续深入探讨新建学校如何尽快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期刊
会设计表格描述实验结果,是新课标要求的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物理实验技能之一.南京市2010年中考试卷第28题,考查的就是学生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的能力.通过测验发现,学生的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语言离不开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即是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来进行,同时配合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跨文化交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