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格经常是由许多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任何格点之间的线段都是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边或对角线,所以格点间的线段长度都能求得;②利用正方形的性质,一些特殊的角度45°,90°,相等的角一目了然.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加入了利用网格来画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习题.有些教师讲到这个地方都很模糊,所以学生用的时候更是模糊.
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用网格来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方法.
例1 如图1,在8×12方格线上分别画出图中线段AB、CD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在图2中,线段PQ既不在网格线上,也不是正方形的对角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要画出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就需要找到线段PQ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又因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只要找到与P、Q距离相等的2个格点.过这两点的直线就是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2)题要找的点O就是线段AB与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答案略.
例3 如图4,利用网格线作图.
(1)在BC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
(2)在射线AP上找一点Q,使QB=QC.
分析:本题如果还用上题的方法,会发现∠A的平分线不是很好画,而使用三角形的全等比较简单.
答案略.
例5 观察图7中正方形网格纸上的格点三角形ABC,在边BC的两端点之间还有5个格点.在这5个格点中:
(1)找出到射线AB,AC的距离相等的点P.
(2)找出与点A,B的距离相等的点Q.
分析:与射线AB,AC的距离相等的点其实就在∠A的平分线上.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画出∠A的平分线,平分线与BC的交点即为点P;而点Q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交点.
答案略.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加入了利用网格来画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习题.有些教师讲到这个地方都很模糊,所以学生用的时候更是模糊.
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用网格来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方法.
例1 如图1,在8×12方格线上分别画出图中线段AB、CD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在图2中,线段PQ既不在网格线上,也不是正方形的对角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要画出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就需要找到线段PQ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又因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只要找到与P、Q距离相等的2个格点.过这两点的直线就是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2)题要找的点O就是线段AB与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答案略.
例3 如图4,利用网格线作图.
(1)在BC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
(2)在射线AP上找一点Q,使QB=QC.
分析:本题如果还用上题的方法,会发现∠A的平分线不是很好画,而使用三角形的全等比较简单.
答案略.
例5 观察图7中正方形网格纸上的格点三角形ABC,在边BC的两端点之间还有5个格点.在这5个格点中:
(1)找出到射线AB,AC的距离相等的点P.
(2)找出与点A,B的距离相等的点Q.
分析:与射线AB,AC的距离相等的点其实就在∠A的平分线上.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画出∠A的平分线,平分线与BC的交点即为点P;而点Q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交点.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