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活动中的效果以及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以及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81.7%,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 护理模式 糖尿病 总满意率 观察组 对照组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352-01
现本研究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模式中的效果以及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龄为23~59岁,平均年龄为(36.89±3.12)岁,病程时间为3~7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4.88±1.10)个月;而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的年龄为24~60岁,平均年龄为(37.88±3.45)岁,病程时间为3~8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4.78±1.21)个月,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病程等临床一般资料得知,他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以及治疗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中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以下几点内容[1]:首先,建立健康教育中心。通知糖尿病診治主任、医师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等进行组织,使其参与到该活动中,同时,由糖尿病疾病科室主任来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并且让其来布置管理教育事物;其次,制定合理、科学的健康教育路径。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其需求而制定合理、科学的健康教育路径[2],另外,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计划来针对不同健康问题而制定相应教育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以及疗效;第三,关于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①控制患者的饮食作息,以控制其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患者进行教育宣传工作,使得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个全面的认识;③指导患者之间相互交流防治经验等[3]。
1.3 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以及电话随访来了解患者的临床总满意度,其中,临床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另外,通过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并且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81.7%,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与推广,从而以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声,马可,朱乾堃,曹芸,冯晓慧,沈丽.糖尿病患者食物选择模式——321蔬菜模式的提出[A].第13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1.
[2]姜菁静,陈敏,陈艳秋,唐倩如,孙玮,陈爱芳,林轶凡,孙维佳,徐丹凤,孙建琴.混合谷物粉膳食替代对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影响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
[3]刘军,唐振柱,陈兴乐,黄林,韩彦彬,黄兆勇,方志峰,杨娟,阮青,张杰宏,李庆华,陈莉,黄春光,黄立嵘.2008年广西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论文集[C].2010.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 护理模式 糖尿病 总满意率 观察组 对照组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352-01
现本研究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模式中的效果以及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龄为23~59岁,平均年龄为(36.89±3.12)岁,病程时间为3~7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4.88±1.10)个月;而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的年龄为24~60岁,平均年龄为(37.88±3.45)岁,病程时间为3~8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4.78±1.21)个月,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病程等临床一般资料得知,他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以及治疗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中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以下几点内容[1]:首先,建立健康教育中心。通知糖尿病診治主任、医师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等进行组织,使其参与到该活动中,同时,由糖尿病疾病科室主任来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并且让其来布置管理教育事物;其次,制定合理、科学的健康教育路径。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其需求而制定合理、科学的健康教育路径[2],另外,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计划来针对不同健康问题而制定相应教育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以及疗效;第三,关于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①控制患者的饮食作息,以控制其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患者进行教育宣传工作,使得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个全面的认识;③指导患者之间相互交流防治经验等[3]。
1.3 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以及电话随访来了解患者的临床总满意度,其中,临床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另外,通过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并且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为81.7%,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与推广,从而以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声,马可,朱乾堃,曹芸,冯晓慧,沈丽.糖尿病患者食物选择模式——321蔬菜模式的提出[A].第13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1.
[2]姜菁静,陈敏,陈艳秋,唐倩如,孙玮,陈爱芳,林轶凡,孙维佳,徐丹凤,孙建琴.混合谷物粉膳食替代对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影响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
[3]刘军,唐振柱,陈兴乐,黄林,韩彦彬,黄兆勇,方志峰,杨娟,阮青,张杰宏,李庆华,陈莉,黄春光,黄立嵘.2008年广西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论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