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中普遍存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供模具专业教学借鉴参考。
  关键词:模具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c)-0202-02
  
  在中职机械专业中,模具专业往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无论是对就业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模具都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模具专业开设之广、人数之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要学好模具知识,搞好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现在中职的模具设计课堂教学中,却大量出现了让人痛心的一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睡觉、讲话、玩游戏的现象较为普遍;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要么是全班一片寂静,要么是课堂嘈杂一片,学习气氛很不协调,老师往往也望而兴叹。造成以上学习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模具原理和结构图形相对比较复杂
  模具课程与其他机械课程在教学图形上有较大区别,一般机械课程图形以零件图为主,结构比较简单,比如机械设计:轴的结构(图1)、齿轮结构、铰链四杆机构等等内容,具备制图基础知识的学生,一般不存在看图困难的问题;但模具课程图形一般以装配图的形式出现、内容比较多,尤其是有关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的图形更是复杂,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强。制图基础不扎实或者不认真看图,都比较难以理解,比如(图2)注塑模的结构图,学生一看就觉得图形要复杂得多,而中职学生又有相当一部分制图知识不够扎实,自然对图形相对复杂的模具课心存畏惧,敬而远之。
  
  2 模具设计课程内容丰富、学科交叉多
  模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人们的生活也密切相关,模具课程的学习除了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外,还需要大量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比如搞模具设计:需要进行材料选择、受力分析、力学计算、需要了解模具加工的工艺知识、更需要了解模具结构的专业知识等等,这些内容需要材料选择的专业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受力分析和变形知识,机械加工的专业知识,还有对模具的结构知识全面的了解,当然还需要扎实的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只有在具备多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模具的专业知识,才能够真正理解这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内涵。
  
  3 教学设备比较缺乏、教学手段单一
  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模具设计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靠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笔(粉笔)、一张图(挂图)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室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了大量的图片,但长期采用这种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也慢慢消失了,很多学生逐渐对单一多媒体教学丧失了热情。
  
  4 实训场地受限、实训教学不能有效开展
  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很多中职学校的人数几年内近乎翻倍,而教学场地显得严重不足,实训场地更是弥足珍贵,严重制约了课程实训教学的开展,模具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缺少足够的实训教学,学生很难真正了解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一些校区面积拥挤的学校,实训场地更是极度匮乏,模具的实训课堂教学几乎无法开展。
  
  5 师资力量不够,具有模具从业资历的老师尤其缺乏
  在学校规模快速扩大的过程中,不光是设备不够、场地不够、专业教师也是严重缺乏,模具教师更是如此,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有模具经验的工程师或者技师等具有高级专业技能的模具师傅,在工厂很容易找到工作,而且薪水不低,学校的待遇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一些老师是搞机械专业出身,对模具有一定认识,但又缺乏足够了解和必要的实践知识,所以学校模具专业能力整体表现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能力不强;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很多老师对模具专业的很多知识不能够进行详尽的讲解、甚至不能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要改变这种现状,主要的方法与措施如下。
  5.1 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俗话说大学之大不在于面积之大,而在于有大师乃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学校的教学事业才会生机勃勃,前途才会无限光明;同样在中职学校,有一个好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才能不断壮大,品牌优势才能凸显;曾经在一所国家级重点技校,因为招聘了一个专业能力非常突出的模具老师,学校的模具专业能力迅速提高,一个学期,该师一人承担了两本劳动部的模具教材编写任务,由于他的影响,专业实力、资质档次大幅提高,学校开办了模具技师和高级技师班的考证教学,使学校的整体专业实力大幅提升;他带的模具班毕业生,能够迅速在模具企业成为业务骨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加大了学校专业品牌宣传力度,专业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学校引进优秀的专业教学人员,对于教学何等重要;但如果暂时受到条件限制,难以招聘到如此优秀的模具教学人才,也可以通过加大对校内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来缓解人才匮乏的局面,比如让原有模具老师去高校进行专业进修或者去模具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样都可以快速提高学校模具老师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水平,从而弥补师资不足的缺陷。
  5.2 改善教学条件,改变多媒体单一教学手段
  中国有句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再有能力的老师,也要有好的教学条件和设备配套,才能够应用工具,通过很好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为了改变普遍存在的单一依靠多媒体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增购一些模具教学模型,(包括轻巧、透明、便于拆装的教学模具模型、还有用于实训课堂教学的真实的废旧模具模型)通过对这些模型的观察、拆装实训练习,能让学生比较清楚的了解模具的结构、增加对模具的感性认识,有了这些模具模型,课堂就不会单调、沉闷,教学手段赋予变换,课堂气氛也会活跃很多。
  5.3 加大实训课教学比例
  搞好模具设计课程教学,除了在教学中增加必要的教学辅导模型之外,还应该在制定授课计划时,认真审定原有计划课时分配是否合理,合理确定理论和实训教学时数比例,原则上,为了保证学生模具知识的掌握效果,实训课教学课时应不能少于该课程总课时的50%,在课时上,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模具实践课程学习。
  5.4 增加读图练习,帮助提升看图能力
  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制图知识不够扎实,而模具课、乃至以后的模具行业工作需要,都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看图能力,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有必要对学生加大看图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训练,为了避免学生的抵触、枯燥情绪,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去绘制模具图形,以课外练习的形式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通过对按时、准确绘制完成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既提高学生CAD绘图能力,又提高学生看图能力的培养,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5.5 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模具成型的动画演示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模具的结构和工作运行情况的了解,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动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有位老师在一次“斜导杆侧向抽芯分心机构“教学过程中,就很好的应用了这种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开始,他给学生观看二维CAD原理投影,然后,他对着图形给学生进行了一次讲解,最后他让学生看了一遍课本上的文字解释,结果很多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当他让学生观看完一遍机构的动画后,学生结果都点头表示终于明白了塑件的分型原理;可见,动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立体、直观,因而学生比起文字解释或者语言解释有更好的接收效果。
  5.6 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行为导向教学法,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新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搞好中职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既需要专业负责人专业的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也需要老师们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进行新的教学改革尝试和大胆创新,更离不开学生们的脚踏实地,从课堂认真听课,到实训课堂的认真实习,从点滴做起,只有这样,中职模具课堂教学才不会枯糙无味,学习效率才会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占尧.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
  [2] 张维合.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
  [3] 柴鹏飞.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其他文献
专业分流是按大类招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分流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直接关系到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行,事关重大。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精心安排,认
一个文化的活动观、时间观、世界观、社交观和自我观这五个方面构成了该文化潜在的文化模式,这五个方面也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电影《刮痧》中由刮痧所引起的冲突,反映了中
仲殊,北宋著名词人、僧人,与苏轼同时。原为士子,因游荡不羁,为妻投毒羹中,几死,啖蜜而解,遂弃家为浮屠。出家后居苏、杭间。元丰五年(1082),仲殊作《减字木兰花·李公麟
2006年2月25日中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修订后的具体准则在内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将是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与沿线国家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它的实施有赖于相关国家对中国价值观的认同。东盟作为中国的邻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
文章阐述了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恩施州农科院")在精准扶贫驻村帮扶中同步实践探索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基础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以及在促
本文仅就从学生学习状态方面,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方面及高考成政策方面浅淡影响,高中物理成绩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