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办临牌路遇交通事故 买方拒领车是否合法

来源 :汽车与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交付全款后,买方孟先生本来准备按购车合同规定时间签字提车,未料,9月26日4s店员工开车在陪同孟先生去办理临时车牌的路上与另一辆车发生刮蹭,新车受损严重。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对方对本起交通事故负全责,4s店员无责。孟先生因拒绝提取损毁的新车一事,与4s店发生了争议。
  [分歧]
  本案双方分歧较大
  孟先生认为:根据2015年9月15日与4s店签订的购车合同,4s店应当在2015年9月30日前交车。9月25号交付了购车全款,但未签新车检查卡之类的合同。在车辆办理临时牌照的路上,4s店员驾车出现交通事故以至新车被严重撞损,4s店应当负责更换一辆新车,而不应仅仅修复事故车辆。
  4S店认为:事故车辆已经卖给孟先生,属于孟先生所有,孟先生应当承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风险。此外,交警已经认定,交通事故并非4s店员操作不当,4s员对事故没有责任。但4s店可以代孟先生联系对方车主做出合适的赔偿或者维修方案,负责将车辆恢复原状。
  [评析]
  就本案而言,买方孟先生与4s店的争议本质上是被撞损车辆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就买方孟先生与4s店的争议而言,笔者赞同买方孟先生的主张。
  1、交付是机动车损毁风险转移的法定原则
  根据《物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其中,交付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特指一方民事权利主体将自己占有的动产移转给另一方民事权利主体占有。动产物权以交付作为生效要件来实现物权的排他性。机动车属于特殊动产,交付转移所有权,是产生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登记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在实际的购车过程中,交付机动车是有一个验收和交付的交接过程的。车辆交接时需要当场验收。买方需要检查、确认车辆外观和基本使用功能。验收无误后,4s店向买方交付机动车及随车文件,随后双方签署车辆交接书,此时该车辆方为正式交付。
  本案中,买方孟先生与4s店签订购车合同,根据合同约定4s店要在9月30日前将符合购买合同约定的品牌名称、型号、颜色、数量、产地的新车交付给孟先生。孟先生依照约定在提车日期前交付了购车全款,但没有提车。碰撞事故发生当日是4s店员驾车陪同孟先生办理临时号牌,但此时,根据孟先生所言,他尚未签署新车检验卡一类的车辆交割书,也就是说,碰撞车辆尚未交付给买方孟先生。根据《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综上所述,本案中被撞损车辆损毁、灭失的风险应当由4s店承担。
  2、买方基于买卖合同的请求权
  买卖合同本质上是卖方向买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买方支付价款的合同。在买卖合同中,卖方的义务主要是向买方交付合同标的物、转移标的物所有权、承担标的物瑕疵担保义务。
  所谓标的物瑕疵担保义务包含了卖方就其交付的标的物具备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品质所承担的担保义务。买方不履行标的物的瑕疵担保义务,买方可以根据《合同法》第111条规定,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因标的物瑕疵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买方还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本案是基于购车合同发生的争议,孟先生为买方,4s店为卖方。2015年9月15日,买卖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合意,签订了购车合同,购车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在合同签订时成立、生效并受到法律保护。根据合同约定:2015年9月30目前,卖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品牌、车型、颜色、数量、产地将车辆交付给买方;买方应当在提车前交付车辆全款。据孟先生描述,2015年9月25日其已经将全部购车款项缴付完毕。据此,基于合同约定,买方有权请求卖方按照购车合同约定交付一辆符合购车合同约定,且符合瑕疵担保义务的车辆。而这辆车并非只能是被撞毁修复后的车辆。
  3、4S店基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4s店员与4s店是雇佣关系,发生交通事故时,4s店员是在执行工作任务,在执行工作任务期间因为执行工作任务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由4s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案中4s店员驾车遭遇交通事故,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知,相对方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而4s店员对事故不负责任。被撞损的车辆应当由负事故全部责任的相对方负责赔偿。据此,4s店有权向造成交通事故的相对方主张损害赔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买方孟先生拒领撞损后的修复车辆是合法的,孟先生基于《合同法》有权要求4s交付一辆未遭车祸的新车,而4s店基于《侵权责任法》有权请求事故相对方对车辆损失进行赔偿。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14目的法规课是我学车的起点,2015年1月20日科目三结束拿到驾驶证却不意味着我学车的结束。有教练曾经说过,开车的人一辈子都在学车。有驾照的人不一定就会开车,在车屁股上贴上一张“新手,请多关照”也不算是会开车的人,车行走在道路上如果把安全交到其他驾驶人手里这是不会开车的。真正会开车的人除了能很好地驾驶自己的车辆,同时能与周围的车辆“和谐相处”,不给其他车辆制造“麻烦”,也不会被其
泥土路面,路基相对较硬,下雨后在路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泥浆。通过这些路段时,要注意观察路面,一旦路面出现黄色,说明有泥水。这种路并不是特别滑,主要应避免车速过快,影响其他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比如要注意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乘客、路边的行人、自行车等,以免喷溅的泥水影响行车安全。  在纯泥土路上行车,容易出现甩头摆尾、侧滑、倾斜翻车等危险。此时要注意控制车速,避免出现甩尾失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山区道路,如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汽车安全主题巡展(以下简称“汽安展”)自2008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是消费者购买安全车型的最佳参考平台,伴随2015第八届汽安展的全面启动,将有24家车企,96款C—NCAP五星安全车型共同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6省共22城市陆续亮相,现场展示最安全的汽车技术和最优惠的购车活动。 潍坊站——聚优惠安全购车 5月30曰,汽安展将在滩坊金沙广场拉开序幕
进入秋季,气温渐冷,雾、霜天气渐多,人体也容易出现“秋乏”现象,这样的时节一定要注意做好秋季行车安全。  一、安全驾驶驱“秋乏”  进入九月以后,夏天的酷热悄悄地被秋高气爽所替代,天气转凉、日照时间逐渐缩短,人体的各系统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出汗减少、食欲增加,机体需要生理性的休整阶段,能量代谢需要相对恒定,补偿盛夏气候环境带给人体的超常消耗,这就是产生“秋乏”的原因,它是机体内外环境获得平衡的过渡现
我们的音乐园地需要阳光雨露,也难免时有风云雷电;我们的音乐园地要的是鲜花奇葩,也难免时而良莠参杂。列宁说:“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有人说:峥者无所畏惧。为了发展
舞蹈艺术表现力就是表演者在领会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舞台二度创作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它是舞蹈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力。舞蹈作为一种源自自然、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情感的肢
关于日本安全驾驶重点——“车辆间距”问题,从日本交通官方于2015年9月公布的数据统计来看,近几年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辆追尾”事故造成的,“车辆追尾”事故数约占人身伤害交通事故总数的1/3。而引发“车辆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保持一定的“车辆间距”。  一、日本《道路交通法》规定的“安全车距”概念  日本《道路交通法》第26条规定:要保持足够的“车辆间距”。“保持足够车辆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