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脊柱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美国每年可出现700 000个脊柱骨折病例,50岁以上妇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为35%~50%.骨矿密度(BMD)较低的妇女以及有初发脊柱骨折的妇女短期内出现再发脊柱骨折的概率较高,但其远期出现脊柱骨折的绝对风险目前尚不清楚。
【机 构】
:
100710,北京,巾华医学会《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编辑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柱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美国每年可出现700 000个脊柱骨折病例,50岁以上妇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为35%~50%.骨矿密度(BMD)较低的妇女以及有初发脊柱骨折的妇女短期内出现再发脊柱骨折的概率较高,但其远期出现脊柱骨折的绝对风险目前尚不清楚。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汉族,上海武警某消防支队战士.因活动后胸闷、气急伴晕厥3次于2006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12月18日下午在下楼时突觉胸闷,随之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约2min后自行清醒。
患者女,68岁,头痛3个月,反复鼻出血1个月.体检:右侧鼻腔充满红色新生物,表面不平,质地偏硬,触之易出血,右鼻腔见少量淡血性渗出物.CT检查: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额窦、两侧蝶窦均可见软组织肿块充填,密度均匀,CT值平扫约为44 HU(图1),注射造影剂增强后约为91.6HU(图2),提示病灶明显强化,受累窦腔均见扩大,筛窦纸样板破坏,肿块膨胀性生长较明显,部分越过中线累及左侧筛窦,CT骨窗显
医疗改革的方案至今尚未出台.任何一个方案都不会一帆风顺,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只要体现卫生公平、让大多数老百姓能分享改革开放和国家富强的成果,改善就医看病的环境,为增强百姓健康,发挥良好作用,就是好方案。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对裸鼠乳腺癌(MCF-7,ER+/PR+)模型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同时观察其对微血管密度(MVD)、雌激素受体(ER)、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bcl-2、Ki67、p53、CerbB-2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对乳腺癌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指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系(MCF-7,ER+/PR+)接种裸鼠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将荷瘤裸鼠分为空白
近年来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并非是骨髓中存在的惟一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也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存在的另一类重要的干细胞.这类细胞可以分化为成骨、肌肉、脂肪、神经、肺等多种组织细胞,因此备受研究者关注.现将间充质干细胞与肺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90年前,英国医师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以一篇名为"震颤麻痹"的著作揭开人类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长达近2个世纪的研究历程[1]。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能够增加人群死亡率,降低肺功能.目前认为,肺功能是心肺健康和个体延长寿命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停止吸烟能够有效地减缓肺功能的恶化,但对于减轻空气污染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目的 观察替普瑞酮对类固醇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SP)70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低剂量替普瑞酮组、中剂量替普瑞酮组和高剂量替普瑞酮组,每组10只.采用泼尼松龙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替普瑞酮的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s/kg,给药7 d,每天1次.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计算溃疡指数,免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第1次出现并发症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89例失代偿性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并对临床失代偿发生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第1次出现并发症时,腹水最常出现占40例(44.9%),其次上消化道出血21例(23.6%),自发性腹膜炎18例(20.2%),肝性脑病10例(11.2%).在平均62个月(60~66个月)随访过程中,42例患者出现腹水(4
患者男,50岁,农民,因右环指背伸不能2周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环指掌指关节肿胀,无发热、咳嗽、夜间盗汗、体重减轻,无局部疼痛及感觉障碍,未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