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过程中环磷酸腺苷及蛋白激酶C的改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吞噬过程中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探讨cAMP及PKC在HRPE的吞噬功能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1×107 个/ml视杆细胞外节膜盘(ROS)及乳胶微球(LB)于37℃孵育培养的正常HRPE细胞,在孵育的不同时间(5 min至48 h)终止吞噬反应.用双重荧光标记法检测HRPE细胞吞噬动力学.用扫描及透射电镜证明HRPE细胞对LB及ROS的结合与吞噬作用.分别用125I-cAMP放射免疫试剂盒及液闪记数γ-32P放射活性法检测相应时间点的HRPE细胞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吞噬时的cAMP浓度及PKC活性. 结果 HRPE细胞特异性吞噬过程中,孵育15 min时ROS结合于HRPE细胞表面,此时cAMP浓度开始降低;胞质及胞膜PKC活性的降低早于cAMP,发生在孵育5 min时,但二者均在孵育24 h达到最低值.在非特异性吞噬过程中,HRPE细胞结合LB发生在孵育90 min,在孵育的12 h内cAMP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12~48 h cAMP浓度降低;胞质及胞膜PKC活性在孵育的5 min至48 h时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cAMP及PKC对HRPE细胞特异性吞噬吞入过程的维持十分重要,但不参与非特异性吞噬的直接调节.并且,HRPE细胞特异性吞噬过程伴随着cAMP浓度及PKC活性的降低.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78-18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门静脉联合肝动脉注射无水酒精(PEI)对门静脉癌栓(PVTT)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HCC)合并PVTT 34例,其中行单纯门静脉穿刺PEI治疗PVTT 19例(A组),行门静脉、肝动脉联合PEI治疗PVTT 15例(B组). 全部病例同时行肝内肿瘤结节PEI治疗. 随访1~3年,统计A、B两组治疗后PVTT消失缩小率、甲胎蛋白(AFP)下降率与1~3年生存率.结果 B组的
目的 观察高强度超声(HIU)作用于兔坐骨神经干后,不同时间(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胫神经、腓浅神经动作电位幅度、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展趾功能的变化,为高强度超声用于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0s、15s、25s、50s组) ,每组20只, 以不同的HIU剂量(强度×时间)辐照兔坐骨神经干.结果 0s组:各时间点胫神经、腓浅神经的动作电位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