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偶像“分手”后,你也能成为自己的偶像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明星公布恋情或是结婚的时候,身边总有一些朋友会高呼“失恋了”。这让很多缺乏偶像崇拜者着实困惑:偶像谈恋爱跟粉丝有什么关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朱怀敏为大家解读粉丝心理。
  崇拜偶像 其实是追求自己
  偶像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对年轻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朱怀敏表示,我们崇拜偶像,其实追求的是自己,偶像不过是自己的理想化客体。
  当我们把一个人体验为完美的理想化客体时,自己就会努力地模仿他、靠近他、在内心体验与他的融合。当我们在崇拜偶像时,我们看到偶像努力付出、光彩照人的样子,仿佛也看到了自己闪光的样子。于是,我们内心如同注入了无限能量,让自己像偶像一般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样子。
  最初的理想化客体是父母
  “理想化客体最初形成于我们的童年。”朱怀敏解释,在父母抚养我们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将父母体验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理想化的父母会逐渐被内化为超我的一部分,成为指引我们生活的灯塔。然而,没有一对父母是完美的,他们也会有失落、无助、愤怒、恐惧的时候。朱怀敏指出,当我们开始体验到父母不完美甚至不好的一面,如争吵、指责、拳打脚踢,理想化就会破灭了。
  对父母理想化的破灭,很容易让我们将理想化的对象转向家庭以外、远离我们生活的优秀人物,而偶像就是最好的载体。许多人将偶像视作童年父母的再现,将童年对父母所有的情感期待投注到这个新的客体,让偶像承载了他们对于完美的所有幻想,并因此体验到自己也如同偶像一般美好。偶像就成为了粉丝们的精神支柱,成为他们努力的目标与坚持的理由,成为了理想化客体。因此,当明星宣布恋情时,粉丝们有了反常的行为。
  你也能成为自己的偶像
  没有偶像,失去了崇拜的人并不可怕。朱怀敏表示,对于缺乏偶像崇拜的人,其实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化客体,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已逐渐内化为自体。他们逐渐将一部分投射到偶像身上的美好收回,放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放在身边重要的人身上,在建立新客體关系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现自身的美好,并将这种美好真正内化成为自己自体的一部分,最终更能够发现“我其实很好”,这时的自己将散发由内到外的自信与安全感。我们和偶像“分手”了,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的偶像。
  【名词解释】
  理想化客体:即别人被自己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并且能够为自己发挥某些重要的心理功能。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一直都是困扰高中生的一大难点,对此,为了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率,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体会,详细阐述了应对三角函数的学习要点做出全面分析与准确把握.
通过比较,分析介绍了HD4型SF6断路器合闸闭锁、防跳回路的特点,同时也分析介绍了HD4型SF6断路器的其他技术性能.
感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常见并发症之一 ,也是影响其治疗及预后的因素之一。对我院 10 a来 36 6例住院 SL 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前段时间听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众多家长开学前帮孩子突击补作业,联想起曾有新闻报道,一女子“堂而皇之”的请假,说自己得了拖延症需要治疗一个月,许多读者不禁惊呼:这拖延症到底是种什么病,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非理性的拖延才是病  关于拖延,心理学研究者把它定义为一种“非理性”的拖拉现象。心理学家们把拖延分成了“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主动拖延:一种明智的现象,它意味着将不重要和不那么紧急的事务策略性的暂
期刊
68 岁的李大爷多年前因被失眠困扰到医院就诊,医生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对他进行了一定的心理疏导,原来,一直从事行政工作的他,性格较内向,遇到不开心的事总是放不下,尤其是一
期刊
用时序逻辑综合的方法设计PLC顺序控制程序,是基于使用PLC的基本指令.所设计的程序比较精炼,但PLC用的时序逻辑多为异步时序逻辑,变量多时,关系比较复杂,设计难度较大,难于普
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使我国视频会议更新工程也加紧了步伐.对于视频会议新模式的开发,在很多方面、不同程度地对会议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实践与空间的灵活性、研究资料的多样
电力事业是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保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联系较为密切.在当前电力事业建设和发展中,大量先进技术应用其中,对于新时期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之间,已经走过了25年的光辉历程了,在这里,我以一名读者的身份,向杂志社的老师和同志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并表示我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