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安全问题,历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难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必须从身边的实际事例为依据,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为构建幸福家庭、美好校园、和谐社会而努力。
关键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学生的安全问题,历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来,中小学安全事故频发,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据教育部门介绍,我国中小学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严峻现实令人担忧,学校条件、安全意识仍然是各地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学校的情况更为严重。教育部等10个部门制定并实施了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学安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创建和谐校园,我们要做到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首先,做到不伤害自己。
我们不少的同学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还有极个别同学骑电动车,有的还闯红灯,逆行,骑车载人,在校园骑车等。同学们,血的教训不可忘记。某中学一名男生因骑电动车在公路的交叉路口时闯了红灯,被一辆超速行驶的士撞飞,当场死亡。事后交警及公安局判决结果是:死者和的士司机各负一半责任,事后他们说:如果该生不骑改装电动车,如果该生不闯红灯,如果的士司机在十字路口能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就不会发生惨剧。如果......如果......交通事故没有如果。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他们在0.1秒的时间里巧遇,相撞了--悲剧发生了。这悲剧给本人带来的是死亡,给家庭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给同学们带来了噩梦,给市民带来的是血的教训,给社会带来的是损失。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鲜血筑成的教训,让我们更加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切实做到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走路,文明出行的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真正做到遵章守法,确保人身安全。
不伤害自己除了自己遵规守纪之外,还要保持好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可否认,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同学们也卷进了竞争洪流之中。初三的同学就即将面临自己第一次的人生选择。一些同学还没有做好足够心理准备,知识上的储备,在这样的竞争面前退宿,畏惧了,给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给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初三的同学,你们要振奋精神,奇迹属于执着者,成功属于顽强者。初二的同学即将面临生物,地理的小中考,面临着各学科难点的增加,个别同学也畏惧了,学习上产生了分化。由此派生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初二的同学要记住,有准备的人必然从容,自信的人一定有准备,努力迎接第一场挑战吧。初一的同学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多了,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对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也多起来了,由此极个别同学也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问题,产生了一些悲观的负面情绪。对学习、生活没有热情等。这些消极的情绪都是伤害自己心理健康大敌,都是自己学习上的挡路虎。我们不能让它伤害了自己。希望这些同学寻找自己身旁的榜样,给自己树立一个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的适应力,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励志的优秀学生。
其次,要做到不伤害他人。
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他们还都是未成年人,刚刚站在青春的门坎上,对一些是非曲直还辨别不清楚。所以,在交友问题上要特别谨慎。前不久,某中学发生一起外来人员冲到学校围殴初二某班学生事件。事情发生后,公安人员及时逮住这些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个竟然是在校学生。公安人员询问他为什么会参与暴力事件时,这个学生说,他们几个到校找我,只说要带我去玩一玩,没想到这一玩就成了犯罪嫌疑人,玩到公安局了。结果这个同学也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同学们来到学校是学习的,有时同学相处时会有一些小矛盾、小疙瘩、小纠纷,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找班主任、找级长、找老师、找学校保安,及时解决问题,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在校园内不经意的动作也会伤害到同学。如:因为你在课间走廊随意奔跑,或许运动时的不留神,或许你随手扔出的一粒小石子、一个饮料瓶,都有可能使校园多一份危险,少一份安全。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大家去留意,去提防,切不可掉以轻心。
再者,就是要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广大的中小学学生,是祖国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的安全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校园的宁静,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所以同学们要学会自护,自理,自救的本领和智慧。我们提倡见义智为,不被他人伤害。
学生的平安,是老师、家长及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希望同学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因此,关注学生的生存环境、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祝愿同学们每天能够高高兴兴来学校,平平安安回到家,让幸福永远伴随着大家。
参考文献:
[1]杨丽华,郑文爽.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5).
[2]苏明江.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3]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安全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J].城市与减灾
[4]董振寿.高校建设平安校园的对策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学生的安全问题,历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来,中小学安全事故频发,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据教育部门介绍,我国中小学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严峻现实令人担忧,学校条件、安全意识仍然是各地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学校的情况更为严重。教育部等10个部门制定并实施了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学安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创建和谐校园,我们要做到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首先,做到不伤害自己。
我们不少的同学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还有极个别同学骑电动车,有的还闯红灯,逆行,骑车载人,在校园骑车等。同学们,血的教训不可忘记。某中学一名男生因骑电动车在公路的交叉路口时闯了红灯,被一辆超速行驶的士撞飞,当场死亡。事后交警及公安局判决结果是:死者和的士司机各负一半责任,事后他们说:如果该生不骑改装电动车,如果该生不闯红灯,如果的士司机在十字路口能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就不会发生惨剧。如果......如果......交通事故没有如果。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他们在0.1秒的时间里巧遇,相撞了--悲剧发生了。这悲剧给本人带来的是死亡,给家庭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给同学们带来了噩梦,给市民带来的是血的教训,给社会带来的是损失。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鲜血筑成的教训,让我们更加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切实做到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走路,文明出行的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真正做到遵章守法,确保人身安全。
不伤害自己除了自己遵规守纪之外,还要保持好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可否认,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同学们也卷进了竞争洪流之中。初三的同学就即将面临自己第一次的人生选择。一些同学还没有做好足够心理准备,知识上的储备,在这样的竞争面前退宿,畏惧了,给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给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初三的同学,你们要振奋精神,奇迹属于执着者,成功属于顽强者。初二的同学即将面临生物,地理的小中考,面临着各学科难点的增加,个别同学也畏惧了,学习上产生了分化。由此派生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初二的同学要记住,有准备的人必然从容,自信的人一定有准备,努力迎接第一场挑战吧。初一的同学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多了,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对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也多起来了,由此极个别同学也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问题,产生了一些悲观的负面情绪。对学习、生活没有热情等。这些消极的情绪都是伤害自己心理健康大敌,都是自己学习上的挡路虎。我们不能让它伤害了自己。希望这些同学寻找自己身旁的榜样,给自己树立一个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的适应力,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励志的优秀学生。
其次,要做到不伤害他人。
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他们还都是未成年人,刚刚站在青春的门坎上,对一些是非曲直还辨别不清楚。所以,在交友问题上要特别谨慎。前不久,某中学发生一起外来人员冲到学校围殴初二某班学生事件。事情发生后,公安人员及时逮住这些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个竟然是在校学生。公安人员询问他为什么会参与暴力事件时,这个学生说,他们几个到校找我,只说要带我去玩一玩,没想到这一玩就成了犯罪嫌疑人,玩到公安局了。结果这个同学也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同学们来到学校是学习的,有时同学相处时会有一些小矛盾、小疙瘩、小纠纷,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找班主任、找级长、找老师、找学校保安,及时解决问题,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在校园内不经意的动作也会伤害到同学。如:因为你在课间走廊随意奔跑,或许运动时的不留神,或许你随手扔出的一粒小石子、一个饮料瓶,都有可能使校园多一份危险,少一份安全。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大家去留意,去提防,切不可掉以轻心。
再者,就是要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广大的中小学学生,是祖国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的安全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校园的宁静,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所以同学们要学会自护,自理,自救的本领和智慧。我们提倡见义智为,不被他人伤害。
学生的平安,是老师、家长及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希望同学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因此,关注学生的生存环境、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祝愿同学们每天能够高高兴兴来学校,平平安安回到家,让幸福永远伴随着大家。
参考文献:
[1]杨丽华,郑文爽.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5).
[2]苏明江.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3]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安全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J].城市与减灾
[4]董振寿.高校建设平安校园的对策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