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毒综合征的防控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9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毒综合征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它是由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于肠道后,不仅造成肠粘膜的直接损伤,而且受致病因素释放毒素的侵害,从而引起鸡的整個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鸡群采食正常但肠道吸收利用率下降,极易导致饲料浪费,鸡体免疫力下降。具体表现为鸡体消瘦,营养不良,拉稀或过料,甚至拉西红柿样内容物,间或伴有神经症状。
  发病诱因  ①球虫病或其他肠道疾病后期继发。夏秋季的高温和高湿,极易造成鸡群球虫病的暴发和流行,长时间治疗不彻底和球虫病本身的反复性,为肠毒综合征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球虫的大量繁殖或者其他肠道病的发生,造成肠粘膜轻重不一的损伤,损伤后的肠粘膜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不单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而且使肠道内有益菌群失调,内环境紊乱,随之坏死杆菌、魏氏梭菌等有害菌大量滋生繁殖,导致发生肠毒综合征;②管理因素。饲养场的基础设施不达标,养殖设备多数是中低档次,连续使用几年后,损坏率极高,几经维修后,水槽漏水现象时有发生,加之鸡群甩水、啄斗碰撞等机械因素导致料槽积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饲料极易腐败变质。有的鸡场鉴于各种利益的驱使,储存饲料过多,超出饲料保质期,加之保管场地不合格,鸡长期采食这种饲料,对胃肠道的刺激可想而知。
  防控措施  ①加强管理,消除病因。这虽是重中之重,但许多养殖户不以为然,这也是造成此病此起彼伏的主要原因。谨此还是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大力配备养殖场的设施设备,积极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保证鸡场环境卫生,减少致病因素中的外在的人为原因;②积极治疗,对症用药。治疗上,越早投药效果越好,除投服治疗鸡肠毒综合征的药物外,建议同时配合鱼肝油、VK,保护肠粘膜,减少出血;③近段时间兽药市场上新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益生素活菌制剂、各种活性酶制剂等,对治疗鸡肠毒综合征协同作用良好,主要是其竞争性地占据了肠道主阵地,为肠道营造了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内环境,临床上建议长期使用,彻底杜绝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生。同时此举符合现在广泛提倡的绿色养殖,生态养殖,故使用后的意义深远。
其他文献
使用中国27个省份在2003~2012年的农业生产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的、加入2个区域虚拟变量的随机前沿模型估算农业技术效率,并利用Malmquist指数研究其全要素生产率( TFP)的变
发病情况 近年来,非典型新城疫对鸡的危害越来越大,越来越隐蔽,也是目前在生产中难以达到稳定控制的一个疾病,该病依然是养鸡生产中的最大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否则稍加疏忽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尤其是产蛋鸡发病呈上升趋势,现将笔者15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流行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多集中于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尤以每年的春节前后最为严重,多呈大面积流行。180~3
气象条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俗话说靠天吃饭,这就说明气象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气象
鸡是对环境反应较为敏感的家禽.特别是肉仔鸡,我国北方地区地处北温带,气候变化多样.尤其进入夏季,由于温度逐渐升高.鸡只常会出现食欲下降、腹泻、中暑、抵抗力下降等异常症状.进而
目前,高校共青团工作受供给主体、供给载体、供给方式等因素影响面临严峻挑战和冲击.运用“供给侧”思维,考量供给与需求的辩证关系,结合汉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实际“因地制
1对养鸡所需的鸡舍、设备准备不足 有些农户看到别人养鸡赚了钱,不管自身条件如何即盲目且大量饲养,使其养鸡数量大大超过自己所承受的能力,致使饲养管理工作跟不上,鸡群发育不
绿松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在湖北省竹山县胡家坡西汉贵族墓地里出土了一批绿松石矿料。今对胡家坡出土的绿松石矿料从考古学的角度试加讨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