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互联网2.0技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互联网2.0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为开放式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途径,学生对知识有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对职业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笔者从现代化工具与技术的运用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着手,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互联网2.0环境下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2.0技术 协作学习 自主学习
  
  一、运用互联网2.0技术培养学生现代化工具与技术的运用能力
  在互联网2.0环境下,知识库的构建以B10g和Wiki中的知识为基础,以Tag标签分类和主题分类作为组织方法,将不同渠道的知识进行整理、去冗、组织和结构化处理,从而形成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集合。
  因此,基于网络的学习需要借助各种技术工具实现活动的参与、交流以及协作,这些技术支持工具主要是一些认知工具、知识管理工具、会话与协作的工具。认知工具是指支持和扩充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如知识库、几何图形证明树、视频工具、概念图、计算工具等。知识管理工具是指实现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移技术的集合,如RSS阅读器、Google文件等工具,例如通过RSS阅读器向成员提供全新的内容浏览方式,用户可通过用户自定义的标签、分类等属性、排名机制和内容搜索技术更为便捷地查找内容,收集有价值的博客或者网站,第一时间获取所订阅地址的更新内容,因而学习内容的使用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常用的会话与协作工具有论坛、BLOG、Wiki等,如利用Wiki技术构建一种互动的交流平台,动态地由教师和成员加入新的专题,提出学习疑难问题以及个性问题解答。还有一些评价工具:量规、评价指标体系等。
  互联网2.0环境下,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技术工具的运用能力。网络是一个浩瀚的海洋,学习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技巧,才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对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高效的搜集、筛选、归类、概括,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融合,达到学习的目的。
  学生在互联网2.0环境下学习时,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如何有效使用认知工具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进行信息过滤?如何找特别信息?如何找一般的背景信息?如何对找到的信息进行归类和整理保存?如何创建个性化的资源库?如何在虚拟空间使用会话与协作工具共同学习?各种技术工具的局限性如何?
  要想帮助学生准确快捷地从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学习,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知识获取、知识管理、知识创新训练,如信息检索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应包括:信息资源分析、文献信息计算机检索、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互联网搜索基础和基本技术、网上搜索工具、网上可得信息源、网上搜索技巧、互联网信息评价和引用、网上已找到的信息处理和管理。通过这些技术应用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地撷取知识的珍宝。这些知识也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在获取这些知识后,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实践,如创建更新博客、使用维客合作学习等,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工具。
  二、运用互联网2.0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的基础,而在职业教育阶段,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协作学习的核心是让一群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它可以是问题解决,也可以是专题研究,还可以是作品设计。由于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承担最后的结果,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就在于同伴间紧密的沟通、协调、合作中逐渐形成。
  互联网2.0为基于网络的大规模协作提供了条件和手段。互联网2.0技术使网络由过去的中心化转向分散化,其资源是由广大用户共同创建的,人人都建设内容,也可以自由地使用别人的资料,思想的交换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学习者可以在网上获得更多传播、分享、交流、协作的自由,如基于Wiki的任务式协作学习。Wiki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它的协作是针对某一明确的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这种学习方式以wiki站点为平台,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完成,学习隐含于任务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参与学习者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良好的协作交流是网络协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在互联网2.0环境中注册后扮演各种角色,有不同的人员分工。学习时,一方面,学生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解决办法和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其他同学发布的内容,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修改、创新和评价。
  为了产生和维持这一基于互联网2.0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作为管理员对每个协作组的学习进行指导,查看每位组员的参与情况,并带领组员在自己的站点中进行概念学习、问题解决、作品设计。对学生采集到的与主题有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督促其形成相应的思想、论文或探讨稿,并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沟通,引导每个学生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拿出来和同学分享,经由讨论、交流,在一种亲密的共存互助氛围中,对知识产生深层认识,获得最佳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消除应试教育中竞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立,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平等。
  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伙伴的关系,如何及时从教师、协作伙伴那里得到帮助,如何对他人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评判,如何看待权威等等,也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这些问题的解决会使学生的协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三、运用互联网2.0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以教师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使不少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的习惯,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还要学生“会学”。互联网2.0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使改变这种局面成为可能:学生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和书本,不再必需一个固定的班级、不必每个人按同一步骤学习同一内容、不再遵从同一评价标准。
  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些课程,学生通过网上自学可以很轻松地掌握,效果可能比教师讲授更好,这些课程可以设置为自学课程。如使用blog既可以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又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确保知识传播和知识构建的自主性。对学习者来说,编辑博客的过程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是更新观念、优化思维、深化自我认知的过程,是创造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对于浏览者来说,浏览博客的过程是借鉴别人的知识体系来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而Wiki则是廉价、使用方便、可扩展、易于实现的知识管理工具。Wiki 是基于互联网2.0的,在实施时不需耗费大量的学习时间,也不需要大规模的软件部署,不用依靠集中发布或线性发布学习内容,学生不仅是资源的利用者,而且是创建者,他们可以随时发布自己已获得的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可以随时展开交流,经过资源和内容的不断扩充,可以形成不同类别的在线学习资源库。
  基于互联网1.0的网络信息是以超链接形式存在,这种信息组织形式不利于不同的学习者对所需信息进行查找、归类和整理保存。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基于互联网2.0的RSS 技术可以起到信息过滤器的作用,利用RSS学习内容聚合系统,学生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Tag标签和网摘也是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它是一种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以Tag标签分类和主题分类作为组织的基础,使知识库更便于学习者使用,即使学生对分类标准不十分了解,也可以根据平时阅读和写作所涉及的分类类别,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网摘是一种在网上保存网页链接的服务,通俗地说就是一个放在网络上的海量收藏夹。网摘与Tag的结合可以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库,而且所有学习者的资源库集合就是一个大型的资源库。
  使用播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制作、发布、定制、点播视听学习材料的平台。学习者可以在播客上发布视频文件,以及其它知识,以便其他成员浏览。播客的可点播性和可定制性可以让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进度。学习者还可以将发布的播客内容下载到便携式播放器(如MP3) 上,进行移动式学习,从而使自主学习的灵活性更强。
  当然,学生习惯于面对面的教授和指导,对通过网络自修课程这种方式,大多数学生一开始会很不适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到盲目与茫然,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帮助和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在这一学习模式下,教师不是教授学生系统的知识,而是针对学生自学能力较弱的问题,进行指点、帮助和引导。校园内还可以专门设置自学课程指导网站,作为互联网2.0学习网站的补充。自学课程网站上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系统的教学内容以及复习题,更主要的是应包含关于教学对象和学科起点知识、技能的要求与说明,其结构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如果可能,还应尽量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安排和计划的建议,这对学生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参考,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是学生个人学习安排和计划的依据与指南,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安排与把握的前提。
  综上所述,互联网 2.0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为开放式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途径,互联网 2.0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对知识有意义建构的过程成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从而会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参考文献:
  [1]王陆,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4-58.
  [2]Dalsgaard,Christian,Social software:E-learning beyond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2006,(07).
  [3]陈向东.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58-60.
  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6LY016。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针对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时紧张、内容繁多、不易被初学者掌握等问题,从内容组织策略和教学资源分配策略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多种常见教学策略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推荐了若干用于不同情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 策略研究    一、引言  多年来,《C语言程序设计》一直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很多其他的理工科专业,也在1年级开设这门课程。这门课
[摘要] 以旅游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展开了相关的针对性的分析。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以室内实物识别、课堂导游模拟、野外实习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书本内容的掌握。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为基础,音像技术为激发手段、网络方式为开拓窗口的系列方法改革。通过以上方面的改进与创新,将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教学改革 野外实习
设K是特征为0的代数闭域,d是大于3的偶数。A,A*为Kd+1上的Leonard对,其中A为K上的一个d+1阶既约三对角矩阵,而A*为K上的d+1阶对角矩阵。主要结果:若A,A*,Aε为Kd+1上的Leonard三元组,
目的探讨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派丽奥)辅助治疗对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价值及意义。方法 62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
摘 要:本文从中兴传输SDH设备上报编码违例(CV)超限告警的产生原因入手,深入分析了该告警对业务的影响程度以及对该告警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编码违例(CV);接低电平;2M端口  在日常维护中发现中兴传输(SDH)设备的PDH接口有时会上报编码违例(CV)超限告警,根据维护经验,当某端口有此告警上报时,该端口所承载的的业务有可能不受影响,也有可能引起中断。正是因为此原因,导致值班维护人员遇到该
武威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厚的文化积绽。在进行文化建设中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要做,我以为有一点是应当认真做的,这就是学术研究。也就是说,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武威的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作为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必须探索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创造适合于大学生专业需求、兴趣爱好的社团文化,使之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社团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较大变化。大
[摘要] 力学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理工科专业培养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不同专业对力学类课程的要求不同,通过建立模块化结构的分层次力学课程体系,供不同专业在修订培养方案时进行选择,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 模块化 分层次 力学 课程体系    力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在绝大多数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学科,特别在现代工程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