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对高职院校违纪学生的跟踪教育制度,既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高校学生管理总趋势,也是高职院校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步骤,对良好校风的形成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违纪;跟踪教育;制度
构建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制度是以学生为本,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首位的原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现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总趋势,把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基本原则。在以往的教育中,高职院校往往很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违纪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对于违纪生往往是以处分了事,造成了一部分违纪生破罐子破摔,甚至丧失了继续求学的决心和信心。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对违纪生的培养,做好对违纪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其发展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教育办成人民放心的教育。
一、违纪学生跟踪教育制度的构建
1.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的界定
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主要是针对因违法、违纪违规受到学校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和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受到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在跟踪教育之列。
2.对违纪生跟踪教育的宗旨和原则
违纪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有其群体特点。因此,对违纪学生的跟踪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生是受教育者,少数学生在学习期间未免违犯校纪校规,特别是受处分的违纪学生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耐心教育和培养。跟踪教育是为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对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要重视对违纪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2)因人施教的原则。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是一种惩罚,能使不符合学校期望和组织要求的行为得到尽快的控制、减弱、消除和矫正。但违纪行为多样性与复杂性,造成违纪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矫正行为成功度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不同的违纪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3)无意识教育的原则。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地影响。它分为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有意识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是在受教育,而无意识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受教育。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两种教育都是有意识的。由于无意识教育的目的是隐蔽的,对违纪学生来说可以避免其反感情绪。无意识教育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把教育的目的、手段等寓于教育工作者对违纪学生的情感之中,使违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改正错误,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激励的原则。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激励,但这种激励是在违纪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其结果是因违纪学生个人的认知、心理等情况不同而异。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跟踪教育过程中,要采取肯定式、鼓励式激励,即对违纪生的每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以坚定违纪学生改正错误的信心。
3.跟踪教育的内容和步骤
(1)校纪校规教育。校纪校规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要求的典则,它通过集体对个体的约束,纪律对“自由”的约束来形成一种程序,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的第一步是让违纪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所违反的纪律条款,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校纪校规,并吃透其精神,掌握其尺度,用此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使校纪校规成为规范其行为的标尺和典则,为违纪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奠定基础。
(2)基础文明教育。基础文明是相对高层次的精神文明而言,它包括崇高的意识、高尚的品德、真诚的态度、规矩的行为、美好的情操、优雅的礼仪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等。它不仅涉及到学生在校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最基本的言行举止,也涉及到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基本行为。简言之,就是对违纪学生进行基本行为规范及社会道德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理想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教育是对第二步基础文明教育的升华。在基础文明教育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想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巩固前期教育的成果。在三步教育过程中,要优化违纪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从心理矛盾中解脱出来,增强自我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扭转心理偏差,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的考察程序和责任制
1.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和管理的考察时间
受记过(含记过)以下处分的学生的跟踪教育,时间一般为半年。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跟踪教育的时间一般是一年。如果违纪学生在跟踪教育考察期内能够深刻反省,改正错误彻底,进步明显,成绩突出,则可以提前解除考察期;如果相反,则适当延长跟踪教育的考察期,直到完全转变为止。
2.建立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和管理的考察档案。
学校应建立《违纪学生跟踪教育记录表》。《记录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违纪学生基本情况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家庭成员及联系电话、所在班级、学制、违纪类型、处分类型、处理文件号、处理时间、跟踪教育期限、跟踪教育责任人等。第二部分是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过程记录,包括违纪学生在三个教育过程中的奋斗目标、认识和总结、思想汇报。跟踪教育责任人的考察记录,原则上两个月填写一次。第三部分是班级鉴定和跟踪教育责任人对考察期满后总的鉴定意见、院(系)鉴定意见。学生毕业时,《记录表》连同处分文件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
3.建立跟踪教育三级责任人制度
学校建立跟踪教育三级责任人制度,跟踪教育的具体工作由学生所在院(系)落实。一是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二是班主任或辅导员;三是分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责任人要帮助违纪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定期谈话,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作深入细心的思想工作。同时,责任人要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实现学校、家庭的联合教育。责任人要把教育违纪学生与解决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朋友式的教育和帮助,使违纪学生放下包袱。
关键词:违纪;跟踪教育;制度
构建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制度是以学生为本,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首位的原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现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总趋势,把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基本原则。在以往的教育中,高职院校往往很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违纪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对于违纪生往往是以处分了事,造成了一部分违纪生破罐子破摔,甚至丧失了继续求学的决心和信心。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对违纪生的培养,做好对违纪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其发展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教育办成人民放心的教育。
一、违纪学生跟踪教育制度的构建
1.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的界定
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主要是针对因违法、违纪违规受到学校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和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受到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在跟踪教育之列。
2.对违纪生跟踪教育的宗旨和原则
违纪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有其群体特点。因此,对违纪学生的跟踪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生是受教育者,少数学生在学习期间未免违犯校纪校规,特别是受处分的违纪学生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耐心教育和培养。跟踪教育是为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对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要重视对违纪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2)因人施教的原则。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是一种惩罚,能使不符合学校期望和组织要求的行为得到尽快的控制、减弱、消除和矫正。但违纪行为多样性与复杂性,造成违纪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矫正行为成功度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不同的违纪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3)无意识教育的原则。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地影响。它分为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有意识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是在受教育,而无意识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受教育。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两种教育都是有意识的。由于无意识教育的目的是隐蔽的,对违纪学生来说可以避免其反感情绪。无意识教育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把教育的目的、手段等寓于教育工作者对违纪学生的情感之中,使违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改正错误,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激励的原则。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激励,但这种激励是在违纪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其结果是因违纪学生个人的认知、心理等情况不同而异。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跟踪教育过程中,要采取肯定式、鼓励式激励,即对违纪生的每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以坚定违纪学生改正错误的信心。
3.跟踪教育的内容和步骤
(1)校纪校规教育。校纪校规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要求的典则,它通过集体对个体的约束,纪律对“自由”的约束来形成一种程序,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的第一步是让违纪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所违反的纪律条款,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校纪校规,并吃透其精神,掌握其尺度,用此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使校纪校规成为规范其行为的标尺和典则,为违纪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奠定基础。
(2)基础文明教育。基础文明是相对高层次的精神文明而言,它包括崇高的意识、高尚的品德、真诚的态度、规矩的行为、美好的情操、优雅的礼仪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等。它不仅涉及到学生在校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最基本的言行举止,也涉及到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基本行为。简言之,就是对违纪学生进行基本行为规范及社会道德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理想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教育是对第二步基础文明教育的升华。在基础文明教育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想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巩固前期教育的成果。在三步教育过程中,要优化违纪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从心理矛盾中解脱出来,增强自我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扭转心理偏差,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的考察程序和责任制
1.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和管理的考察时间
受记过(含记过)以下处分的学生的跟踪教育,时间一般为半年。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跟踪教育的时间一般是一年。如果违纪学生在跟踪教育考察期内能够深刻反省,改正错误彻底,进步明显,成绩突出,则可以提前解除考察期;如果相反,则适当延长跟踪教育的考察期,直到完全转变为止。
2.建立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和管理的考察档案。
学校应建立《违纪学生跟踪教育记录表》。《记录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违纪学生基本情况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家庭成员及联系电话、所在班级、学制、违纪类型、处分类型、处理文件号、处理时间、跟踪教育期限、跟踪教育责任人等。第二部分是对违纪学生跟踪教育过程记录,包括违纪学生在三个教育过程中的奋斗目标、认识和总结、思想汇报。跟踪教育责任人的考察记录,原则上两个月填写一次。第三部分是班级鉴定和跟踪教育责任人对考察期满后总的鉴定意见、院(系)鉴定意见。学生毕业时,《记录表》连同处分文件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
3.建立跟踪教育三级责任人制度
学校建立跟踪教育三级责任人制度,跟踪教育的具体工作由学生所在院(系)落实。一是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二是班主任或辅导员;三是分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责任人要帮助违纪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定期谈话,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作深入细心的思想工作。同时,责任人要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实现学校、家庭的联合教育。责任人要把教育违纪学生与解决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朋友式的教育和帮助,使违纪学生放下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