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题作为客观题是高考文综试题的半壁江山,无论是从分值还是从题量上来讲,它都举足轻重,关系到一份试卷甚至是一次高考的成败。毋庸置疑,做好选择题是做好整份试卷的首要任务。
1.表格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表格类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图为载体,借助于具体的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迁移教材知识的能力。其主要特点:(1)以数字信息材料和表格为载体,要求学生将数字信息转化成为历史知识和文字信息。(2)表格内不同栏目之间具有比较和归纳的功能,需要学生对此进行加工、提炼。(3)材料信息呈现方式比较隐蔽,需要在表中挖掘有效信息,抓住关键。
【解题技法】
(1)对材料中的数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多用排除法。
【尝试运用】
某学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一项长期政策,故④错;结合试题只剩下A和C,其中需要比较的是①和③,结合题目所给表格数据变化能够认定③正确;①中农业税有变化,尤其是1077年最低,这事实上与王安石变法减轻农民负担有关,重农仍然是政策主导,削弱农业不成立,①不能选。选C。
【答案】C
2.程度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程度型选择题即通常所说的最佳选择题,其结构是几个备选项与题干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且表述最准确最完整,其它各项从切题上看也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相比而言不够完整全面。所以此类题的迷惑性较大,难度也较大。其特点有二:一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程度性的要求,如包含有“最”“根本”“全面”“决定性”“直接”等词语。二是题干同备选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解题技法】
(1)审题依据:就历史原因而言,所选的选项应对历史事件的产生有决定性作用,其他选项或由这一选项而存在,或只是对事件发展起到加速、延缓的作用;就历史内容而,所选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或表述更全面、更确切,或对历史事件的最终结局有决定性作用;就历史影响而言,所选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是主要影响,或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其他影响或从属于主要影响,或处于相对次要的层面。
(2)解题技巧:①史论结合分析法:应用于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设计的命题,如某重大事件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重大影响等,根据试题的内容,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将具体的史实同基本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即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②具体特征分析法:应用于考查基本历史理论的命题,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命题,在做题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得出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即用史实证明理论。
③程度型选择题不仅应掌握上述方法,在平时复习时还要注意对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挖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并将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辨能力。
【尝试运用】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这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
C.这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史论结合分析法。题中主要论点是“《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联系教材具体的内容,可以分析:A不能说明是平民的胜利,B也不正确;因为虽然是平民的胜利,但是《十二铜表法》保护的主要是贵族的利益;C明确维护私有财产,也不能体现平民的胜利,所以只有D正确;因为有了成文法,能够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答案】D
3.否定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合题意的选项选出来。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解题技法】
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1)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2)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3)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1.表格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表格类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图为载体,借助于具体的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迁移教材知识的能力。其主要特点:(1)以数字信息材料和表格为载体,要求学生将数字信息转化成为历史知识和文字信息。(2)表格内不同栏目之间具有比较和归纳的功能,需要学生对此进行加工、提炼。(3)材料信息呈现方式比较隐蔽,需要在表中挖掘有效信息,抓住关键。
【解题技法】
(1)对材料中的数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多用排除法。
【尝试运用】
某学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一项长期政策,故④错;结合试题只剩下A和C,其中需要比较的是①和③,结合题目所给表格数据变化能够认定③正确;①中农业税有变化,尤其是1077年最低,这事实上与王安石变法减轻农民负担有关,重农仍然是政策主导,削弱农业不成立,①不能选。选C。
【答案】C
2.程度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程度型选择题即通常所说的最佳选择题,其结构是几个备选项与题干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且表述最准确最完整,其它各项从切题上看也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相比而言不够完整全面。所以此类题的迷惑性较大,难度也较大。其特点有二:一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程度性的要求,如包含有“最”“根本”“全面”“决定性”“直接”等词语。二是题干同备选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解题技法】
(1)审题依据:就历史原因而言,所选的选项应对历史事件的产生有决定性作用,其他选项或由这一选项而存在,或只是对事件发展起到加速、延缓的作用;就历史内容而,所选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或表述更全面、更确切,或对历史事件的最终结局有决定性作用;就历史影响而言,所选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是主要影响,或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其他影响或从属于主要影响,或处于相对次要的层面。
(2)解题技巧:①史论结合分析法:应用于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设计的命题,如某重大事件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重大影响等,根据试题的内容,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将具体的史实同基本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即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②具体特征分析法:应用于考查基本历史理论的命题,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命题,在做题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得出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即用史实证明理论。
③程度型选择题不仅应掌握上述方法,在平时复习时还要注意对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挖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并将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辨能力。
【尝试运用】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这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
C.这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史论结合分析法。题中主要论点是“《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联系教材具体的内容,可以分析:A不能说明是平民的胜利,B也不正确;因为虽然是平民的胜利,但是《十二铜表法》保护的主要是贵族的利益;C明确维护私有财产,也不能体现平民的胜利,所以只有D正确;因为有了成文法,能够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答案】D
3.否定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合题意的选项选出来。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解题技法】
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1)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2)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3)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