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实施皖麦38标准化生产探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1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皖麦38省级地方标准及栽培技术规程,总结了实施皖麦38标准化生产的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以期推进皖麦38标准化生产的实施。
  关键词 皖麦38;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规程;措施;效果;安徽涡阳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89-01
  
  皖麦38是亳州市农科所培育的强筋小麦品种,以突出的产量表现、过硬的内在品质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皖麦38推广应用10年来,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200万公顷,创造经济效益达20多亿元。在推广皖麦38初期,由于农民采用的仍是常规种植方式,存在着施肥水平低、田管措施不当等问题,没有严格按照皖麦38的技术操作规程种植,造成籽粒发白、透明度差、角质化程度低,甚至形成花麦,致使皖麦38的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影响。为解决皖麦38优质麦品质的稳定性,发挥皖麦38的增产潜力,实现安全、优质、高产、高效,
  自2003年以来,涡阳县实行了皖麦38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显著效果。
  
  1皖麦38省级地方标准及栽培技术规程
  
  1.1标准的制定
  2003年,在安徽省国家农业标准与临测中心的帮助和指导下,在省农委的支持下,以涡阳县农业委员会为主持单位的皖麦38标准起草小组,参照国外强筋小麦的有关指标和要求,结合皖麦38本身固有的理化特性,编制《皖麦38》、《皖麦38栽培技术规程》2项省地方标准。对规范皖麦38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推广皖麦38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皖麦38栽培技术规程
  ①适期播种。适播期为10月10~25日,以栽植240万根/hm2左右为宜。10月10~20日播种,用种量为120~135 kg/hm2;10月下旬播种,用种量135~150kg/hm2。②平衡施肥,氮肥后移。底施纯氮180kg/hm2(折尿素380kg/hm2)左右,拔节期追施尿素150kg/hm2;底施过磷酸钙1 125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15kg/hm2,土杂肥15t/hm2。如使用其他肥料,其氮、磷、钾含量要与此相当。③种子及土壤处理。每50kg种子先用100g多菌灵对水2kg拌种,晾干后再用100mL甲基异柳磷对水2~3kg拌种,堆闷4h后使用;用辛硫磷3 750~4 500mL/hm2拌细土375kg于耕地前撒地表,或犁后撒垡头,再耙地。④足墒匀播。播种质量直接影响产量,要求深耕细耙,土壤上虚下实,足墒下种,播种深度3~5cm,力求一播全苗。⑤化控化除。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返青至拔节前),用750g/hm2多效唑或壮丰安对水喷雾;如需要除草,也可加入除草剂如巨星或麦喜等一起喷施。⑥拔节追肥。3月中旬至4月上旬结合降雨或灌水追施尿素150kg/hm2。⑦一喷三防。4月20~25日小麦齐穗至开花前,用多菌灵2.25 kg/hm2+氧化乐果1 500mL/hm2(或其他杀蚜剂) 磷酸二氢钾2.25kg/hm2对水750kg喷雾。用手动喷雾器效果较好。⑧叶面喷肥。5月上旬用磷酸二氢钾2.25kg/hm2+尿素3.75 kg/hm2对水750kg于晴天的傍晚喷施,间隔7~10d再喷1次。也可用其他叶面活性肥喷施。
  
  2实施皖麦38标准化生产的措施
  
  2.1行政推动
  县政府和各乡镇都成立了皖麦38标准化生产领导组织。真正建立一个项目建设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出现问题有人问的运行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安排工作,落实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县、乡、村、户级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到人,面积落实到户。
  2.2宣传发动
  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实施皖麦38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同农民算清楚种植皖麦38与种植普通小麦的经济效益帐,提高了农民种植皖麦38的积极性。同时在报刊杂志上对皖麦38进行了广泛宣传,提高了皖麦38的知名度,促进了皖麦38的推广应用。
  2.3示范带动
  选择皖麦38种植面积大,具有一定的种植基础的乡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 333.33hm2,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的带头作用。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发展优质麦生产,实行标准化种植。
  2.4服务促动
  涡阳县农委牵头组织科研、农技等有关单位建立了皖麦38科研开发、良种繁育、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商品麦收购的农业科研服务体系,认真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科技配套服务。在每年8~9月,抽调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报告团,到各乡镇进行巡回演讲皖麦38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结合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等,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包村包点包户,面对面与农民开展技术指导。
  2.5政策鼓动
  为确保实施皖麦38标准化生产的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批拨专项资金13.2万元,用于改善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消灭示范区的水利设施薄弱、溉灌条件差的死角。涡阳县农委筹措资金20多万元,用于皖麦38的宣传和技术培训,还无偿为科技示范片的农民提供优质良种。各乡镇也积极补配一定资金,扶持农民扩大皖麦38种植面积。
  
  3实施皖麦38标准化生产的效果
  
  3.1加快了皖麦38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了皖麦38种植水平
  通过普及推广皖麦38标准化栽培技术后,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水平,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严格按照皖麦38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真正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
  3.2提高了皖麦38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据有关部门检测,示范区小麦质量较非示范区小麦提高3~5个百分点。巩固了皖麦38的优质品牌,提高了皖麦38的竞争力,拓宽了皖麦38的市场营销渠道。
  3.3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
  皖麦38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推品种,在涡阳县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皖麦38不仅高产稳产,而且优质高效,其产量较普通小麦一般增产18.5%~28.9%,商品价较普通小麦高0.20元/kg左右,一般可增收1 800元/hm2以上。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增收7 500万元以上。
  3.4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皖麦38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促进了订单农业快速发展,使粮食产业、种子产业逐步走向“企业+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另一方面又带动面粉加工、食品生产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加工企业减少了优质麦的进口,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效益,节约了外汇。
  3.5促进了涡阳县优质麦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
  涡阳县以皖麦38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迅速发展,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5.33~6.67万公顷。2008年,涡阳县建立的超高产科技示范片,经省专家实产验收,皖麦38产量高达9 465kg/hm2。
其他文献
摘要 当下,隐藏在乞讨人员中的违法犯罪现象频发,这已成为影响社会健康运行的不稳定因素。本文拟以南京市为例,辅以全国其他几个抽样城市的调查对比,研究城市乞讨人员隐藏犯罪的可能性,得出其犯罪的一般特点及规律,以探索有效防治此类现象和顺利侦破此类案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市乞讨人员 犯罪可能性 防治  当代社会,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城市乞讨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却一
摘要京研迷你2号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水果型小黄瓜优良品种,连续4年在舟山市试种示范,表现出生长势旺盛、早熟性佳、连续坐瓜性强、商品瓜率高、抗病性好、高产优质等优良特性。从培育壮苗、整地定植、温度和肥水管理、绑蔓整枝、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棚栽要点,以期指导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京研迷你2号;生育特点;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快速测定水果中苯并咪唑类农药(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残留量,样品经乙腈萃取后盐析,提取液经PSA和ODS吸附剂加无水硫酸镁净化后,过0.45μm滤膜,直接用HPLC-PD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乙腈/0.02moL/L磷酸缓冲盐(pH值7.4)=28/72体系为流动相,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在苹果、梨、葡萄、香蕉、芒果、桔子等6种水
摘要介绍了玉米新品种济研501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等,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济研501;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200-01    玉米新品种济研501(JPV×J9538)是由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
1 选育过程    杂交芝麻新组合皖杂芝0176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0176A×0222”,母本0176A为隐性核不育系,来源于安徽省固镇县地方品种中变异不育单株,其系谱为01-76-44-17-2-23-10,该不育系叶绿色,单杆型,株高150~160cm,花白色,1叶3花,蒴果4棱,种皮白色,千粒重3.6g。父本0222是从固镇县农家品种中选择的优良单株,经系统选
摘要对杂交稻新组合天优4118在广东省五华县的示范栽培种植表现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天优4118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天优4118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稻;天优4118;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74-01    天优4118是以三系不育系“天丰A”与“广恢4118”育成的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于2006年通过广东省
摘要桐城市2008年中籼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金色农华3号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达9 849.0kg/hm2,抗性强,生育期适中,可推广示范种植;金色农华4号产量较高,但抗倒伏性差,可进一步试验;其他参试品种不适宜在桐城市种植。  关键词中籼稻品种;对比试验;安徽桐城  中图分类号S511.2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53-01    1材料与方法   
摘要结合具体事例,就本科生做毕业设计时如何选题、怎样选择指导老师以及如何开展试验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选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032-01    SuggestionsforDoinganExcellentUndergraduateThesis  GU Wen-ying
摘要介绍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神玉糯1号的特征特性,从隔离种植、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去分蘖留双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采摘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神玉糯1号;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202-01    神玉糯1号(原名:宁粘2号,wx/wx, /su1)
摘要 结合柠檬酸深层发酵的生产实际,就柠檬酸深层发酵过程中pH值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柠檬酸深层发酵过程中pH值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便在生产中采取相应的检测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菌在发酵过程中处于最适宜的pH值环境下进行,提高柠檬酸发酵生产率。  关键词 柠檬酸;深层发酵;pH值;控制  中图分类号 TQ9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