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0.043
  结构设计使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会对后续施工及项目整体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会对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形成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始终存在诸多不足。要想全面优化建筑结构性能,就应注重结构设计重要作用,对设计问题加以解决。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十分有必要。
  1、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抗震设计问题
  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因高度特点不同,特别是高层建筑,需确保其稳定性,以免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要注重抗震设计的重要性。然而,在此建筑项目结构设计中,并未展开综合考虑,使得承重柱横截面过小,在建筑受外力作用的时候会使其结构稳定性降低,进而产生倒塌的情况。另外,在抗震设计方面,国家明确规定了抗震等级,然而设计期间不应将抗震等级当成设计主要指标。究其原因,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地理环境也有所差异,很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不匹配的情况,增加安全隐患。
  1.2承载力问题
  在建筑结构优化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将直接影响建筑的力学性能,对建筑的质量安全有着直接性影响,因此在建筑结构优化中要保障整个建筑结构框架具备良好、稳定的结构框架稳定性能力,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提高建筑质量性能。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超高层的建筑,水平和竖直承载力很难有效被建筑结构所均摊,一旦某个部位的结构承载力超过理论负荷,那么建筑体就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地震、大风、重量过大等都会导致建筑受损。所以在建筑结构优化中,优先考虑承载力问题,注重去分析力的组成,将承载力合理均摊,保障建筑的质量。
  1.3结构容易发生形变问题
  建筑结构的形变将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综合性能,不管是外观、质量、承载能力都将发生改变。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而言,竖向的承载力所构成的影响较小,但是一旦超过承载力的境界之,势必会对建筑整体力学性能带来严重影响,不仅降低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周围地质结构也会带来实质性影响。若发生外界的外力影响因素会影响到建筑的结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很高層的建筑而言,一旦建筑体核心承受柱体出现压力负荷,势必会引起建筑体整体结构的形变,尤其是支撑轴的变化。如果建筑竖向的承载力发生变化,那么对于建筑结构的影响是最为致命的,整个结构框架都会发生改变,出现很多连锁反应,如建筑倾斜、承受体出现皲裂、地基结构出现塌陷等。所以在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时。需要精准确定各项重要的参数,同时对力学的各方设计要科学合理,提高建筑体的整体力学性,同时保障建筑的整体美观要求。
  2、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优化抗震设计
  设计建筑抗震结构的时候,要保证数据计算的准确,使得承重柱的横截面积满足标准要求。为此,在施工建设前应测验预应力,使其能够承受特定范围的外界作用力。在设计阶段,要求支柱、横梁和剪力墙处于平衡状态,以免设计出现刚度过强的情况,同时要具备变性能力,能够根据外力对承受能力加以调节,并保护剪力墙,使得建筑抗震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要根据国家规定要求设计抗震等级,因工程环境与外力影响,设计的抗震等级应高于规定标准,确保建筑在作用力下同样具有延展性与承载能力。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应强调钢筋结构配比与混凝土间作用力,使得抗震安全更加有效。
  2.2科学构建建筑设计的模型
  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需要精准科学化的对房主建筑结构进行模型建构。首先,就是需要科学选择变量。变量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可以用来进一步优化的参数值,通常而言在设计优化前需要整体性分析建筑结构的各项性能,认真了解需要优化的内容点以及关键点,从而对整体的设计方案能有全面的掌握认识,同时也要考虑建筑建设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从具体的结构优化环节来看,特别是相关工程涉及到的细节参数,需要作为优化的理论依据,在选择最佳方案时在其中做合理的取舍,参考建筑工程建设的参数,明确数据目标,最大限度降低对建筑的直接性影响,同时降低设计优化所带来的偏差;然后是科学化选择优化函数,在以实用性跟稳定性的前提下,既要做好成本控制,同时对建筑整体结构、尺寸、用料等进行合理选择,保障稳定,再结合具体施工的条件,最终合理施工。
  2.3针对建筑形体的优化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既要保障建筑体的结构稳定与安全稳定,同时对建筑体的整体室内布局、外观布局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讲究科学性要求,在不断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的同时,对建筑的布局、外观优化也同样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符合当下对建筑的审美要求,并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做创新设计,在原有优化措施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建筑内部的形状和结构,提升设计的完整性,并不断提高客户的住房需求体验。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优化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体的选址、设计方案、结构布局、水文气象等综合性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结合设计的要求与相关标准,初步确定相关优化设计方案,并在后续的数据模型优化中不断对相关内容进行优化与改进。应用外形优化设计的方法,借助建设计筑标准和外形结构的特征,进行高度整合重新优化设计。在设计中也要注重对连续性结构以及杆系结构的设计与优化,保障其发挥相应的功能作用,同时也符合功能美观性需求,确保建筑的整体外貌完整一体化,满足设计的审美要求。
  结语:
  在建筑施工领域,针对建筑进行整体结构性优化是一个复杂且全面的工作,在对建筑结构的优化中需要不断改善结构的各项性能参数,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苛刻要求,同时在优化中需要企业不断创新技术,做好全面性技术研究,保持先进的创新理念,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性能要求。在优化前需要实地对建筑施工环境进行全面性勘察,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并根据地地理条件与用户需求对建筑结构做优化调整,确保整个建筑结构优化过程符合科学性与标准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日振.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8)
  [2]朱炜.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
  [3]刘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BIM技术应用优势,论述了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的难点,接着分析了建筑改造的基本思路,最后对优化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BIM技術的应用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BIM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0.042  研究人员应在掌握BIM技术应用的工程建设市场的基础上,找到优化控制的具
【摘要】目前,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高层建筑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为适应多样化的建筑功能需求,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多样。除传统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基本形式外,超高层建筑、复杂高层建筑、钢结构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建筑高度的增加和布置的不规则性给结构分析和设计带来更多复杂性和挑战性,有必要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研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而在这种发展环境下,人们越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舒适感,与此同时,也加大了自己对暖通空调的需求量。换句话说,暖通空调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民用建筑上应用暖通空调,一定要深入思考空调的设计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处理好相应的问题和矛盾,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为暖通空调更好地施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水平,优化其功能特性,设计人员逐渐在结构设计中引入新型建材,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文中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及其特点,阐述了其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实际应用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建筑材料的功效与质地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检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