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没有标准的防治措施.个体因素、麻醉与手术均可影响PONV的发生,青春期后的女性、非吸烟病人、晕动症或PONV史、挥发性麻醉气体、氧化亚氮、围术期应用阿片类药物等都是明确的PONV危险因素.不同个体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各异,发生PONV的几率也不相同,常规地给所有病人预防用药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总体效果不理想.应采用个体化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求安全、有效、经济,具体策略为:评估病人发生PONV的危险性、尽可能减少PONV的危险因素、合理的预防用药、积极治疗已发生PONV的病人。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结核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胸腺肽α1+抗结核药物)、对照组(抗结核药物).观察结核病患者痰菌阴转率及X线胸片病灶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100%,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8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X线胸片病灶吸收60%,对照组胸片病灶吸收2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281,P<0.01).结
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而疫苗一直是令人期待的预防和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20多年来临床医生及研究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蛋白或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和核酸疫苗上,其中尤以核酸疫苗引人注目.主要针对这三种疫苗,综述选用不同的载体、免疫佐剂及免疫途径等方法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缺陷,并探讨实施最佳免疫路径和发展新型疫苗的可能性等问题。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方法 检测55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硝化酪氨酸(NT)、12(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S)-HETE]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NT和12(S)-HET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T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63,P=0.001),8-iso-PGF2α与12(S)-HETE呈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