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t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问题的提出
  1.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
  当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关注单词、词组和句型的记忆和背诵,教师不断强调基础句型和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疲于死记这些语言知识,没有针对阅读本身开展思维训练,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其中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讲解多而文本理解少,很多教师针对文本理解直接提几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就对知识点条分缕析地讲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和价值意义被忽视,对文本的言外之义更是鲜有提及,而批判性思维正是能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一把金钥匙;二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单一化,很多教师没有强烈的文体意识,遇到阅读课都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很少以批判性策略来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地参与于到文本的解析中去。
  1.2课程改革本身的需求
  即将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以贯彻“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而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将被强化和重视,毫无疑问,思维品质的训练是人成长的核心竞争力,高中英语学习的目标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更要通过语言的学习变成一个聪明、智慧的人。而批判性思维正是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教师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策略,培养健全的人格。
  2. 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2.1批判性阅读的含义
  批判性阅读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提出的一些个性化的见解和评价,甚至一些质疑和看法。读者借助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通过推理、分析、考证等方式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和拓展意义,从而建构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格局。因此,批判性閱读不是“唯批判”,而是在深入理解文本基础上,经由自我的逻辑推理而产生的个性化解读方式。
  2.2批判性阅读的特征
  一般来说,批判性理解包括三部分,解读文本、评价文本和提出特定的看法。对文本的理解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解构和建构,解读的过程是否得当、得体、得法,关系着评价和推理的准确性,而评价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只有建立一定的阅历、学识的基础上的评价才能使文本产生“附加值”,也只有如此,读者的特定看法才有一定的价值。作者在批判阅读中,可以对文本态度、文本观点和写作手法等提出中肯的建议,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
  3. 如何有效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文本中采用预测、分析、概括、推理和判断等方式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认知,提出个性化解读方式,从而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
  3.1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批判性思维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的文本教学目标较为固定,少有突破和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批判性思维,并在考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设置一些评价性的教学目标。因为评价是形成批判的基石,学生只用在合理的评价下才能适切运用批判性思维,同时,评价能力也是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重要能力之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既要为学生的批判留有余地,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借力批判性思维,发现文本内隐的价值观。
  3.2借力预测培植学生发散性思维
  预测是指学生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文本的已知内容和自我的解读风格,对文本接下来的内容进行猜测和料想,其依据是给定文本的线索,包括文字和或非文字的一些图表、表格等。在预测中,有两种图式参与了同构共建,一是文本本身的图式,二是学生预测的图式,这两种图式的重叠度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共性,但非重叠部分即为发散性思维的生长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预测文本,如通过标题对文体或内容进行预测,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体裁、主题和结构性特征;再比如,通过首尾句或首尾段预测文本情节、文本价值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审题、推理、质疑等思维方式,形成文本的提前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文本探究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The Olympic Games》时,我就让学生先预测文本的内容,学生预测如下:如文本是记叙文体,那么要提到与奥运有关的典型人物,并以该人物来反映奥运的精神和奥运的宗旨,当然也包括“刘翔退赛”等敏感话题。然后,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对自己的预测给予验证,从而带着阅读期待,在思维碰撞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欣赏,培养发散性思维。
  3.3在质疑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模块八第二单元的在文本《图兰朵》中,文本对歌剧的情节只是粗线条地呈现,但却运用了“stubborn”, “cruel”等词来描述人物形象,文本对细节的描述略显不够,缺少细节的呈现,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质疑文本人物形象设置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带着此疑问再次回读文本,看学生能否给出一些充分、合理的理由,从而表明文本中存在证据不足这一缺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较强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是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教给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英语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积极加工,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达到自然运用的过程。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负责的态度和能力。本文以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编排和实践教学经验为依据,分析了
词汇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内容。由于教师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陈旧单一,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机械记忆,导致很多学生一听到记单词就头疼,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应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学生普遍喜欢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构建学生的词汇网络,可以极大地提升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词汇学习氛围  情境普遍具有生动的情节,是很多学生所喜闻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中,阅读是我们进行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通过基本的语言知识来获取信息,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 阅读教学中西方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语学科本身就包含有浓重的西方语言文化色彩,将中西方文化渗透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打好英语学习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法为灌输式教学法,要求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更多的初中英语词汇,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不利于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要求各初中英语教师能够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词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发展。以下本文就语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析
英语听力,是语言能力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获取语言信息及感受的重要途径。里弗斯研究认为:“听”在整个言论交际活动中占百分之四十五甚至更多的比重。随着英语教学地位的提高,听力教学也必然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听力水平?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我对听力教学的理解、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  1. 影响听力水平的主要因素  听力在过程中,最主要的不仅仅
在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时,首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逐步消除畏难情绪,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注意研究教学
不知不觉当中,中考的脚步近了。俗话说得好: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中考是对学生初中三年,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效果的检测,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努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帮助他们实现升学梦想,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三年来,我校的中考英语成绩稳步提升。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初中,施教区人口少,生源质量不高,2016届学生,是近几年来基础最薄弱的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