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早在公元2世纪,著名学者Galen就已注意到上、下呼吸道的相关性,提出鼻部结构异常可以直接引发肺部疾病.1919年Sluder提出著名的鼻-肺反射假说,影响深远.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及CT影像学和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上、下呼吸道炎症相关性更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
【机 构】
: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公元2世纪,著名学者Galen就已注意到上、下呼吸道的相关性,提出鼻部结构异常可以直接引发肺部疾病.1919年Sluder提出著名的鼻-肺反射假说,影响深远.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及CT影像学和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上、下呼吸道炎症相关性更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
其他文献
患儿男,4岁,发现心脏杂音2年入院.听诊胸骨左缘2、3肋间4/6级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片见肺动脉段突出;心脏B超示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内径增宽(分别2.9 cm和2.6 cm),肺动脉瓣开放受限,肺动脉跨瓣压差121 mm Hg(1 mm Hg=0.133 kPa).诊断为肺动脉瓣狭窄.于局麻下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术中测右心室收缩压153mm Hg,肺动脉跨瓣压差125/mm Hg,以直径18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5-2005年我院收治的15例肾上腺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2岁,2例患者因腰背酸胀不适检查发现,4例因上腹胀满不适等其他症状就诊,9例患者体检发现囊肿.囊肿位于左侧9例,右侧6例;囊肿直径2.5~8.5 cm,平均为5.3 cm.B超检查正确率为73.3%(11/15);CT检查正确率为86.7%(13/15);MR检
2008年9月30日Heaithday网站(http://www.heahhday.com/Article.asp?AID=619795)介绍了 9月28日自然生物工程学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的美国罗杰斯特医学中心附属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人员称,治疗肥胖症的药物对于抵御各种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甚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能具有很
心脑血管病是现代人类头号杀手,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AVM)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危害性大.本期刊登了3篇有关脑动脉瘤的论文,总体上反映了我国脑血管病外科的治疗和研究水平。
患者女,50岁.反复左下腹痛10年,口干、乏力1年于2008年3月4日入我院内分泌科.10年前外院诊断左侧输尿管结石,保守治疗又反复发作.1年前出现口干、乏力症状,不伴头痛、呕吐、脾气改变、关节疼痛、体重改变等.既往无高血压、精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查体:血压、脉搏正常,无突眼,甲状腺不大,左甲状腺外缘触及一枚2 cm×2 cm大小结节,光滑活动,无淋巴结肿大。
目的 探讨T-bet基因修饰树突细胞(DC)用作哮喘治疗策略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 将从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获得的DC分2组,分别以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方法 转染T-bet基因和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另设空白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DC培养液中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第1、15天)和雾化吸入激发(第29~31天)方法 制备哮喘小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在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分子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从13例SMA患者、31名患者父母的外周血标本和10份胎儿羊水标本,以及50名正常人外周血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MLPA技术进行分析,同时也行常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位点特异性PCR分析.结果 MLPA分析结果与常规PCR-RFLP和位点特异性PCR结果相符
目的 了解MUCI黏蛋白、β-连锁蛋白(catenin)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生长、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甲状腺标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和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中MUCI黏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根据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性别将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分成亚组,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NIS-Elements BR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近年来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估近年来推广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6-12月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北京市天坛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采用医师与患者面对面的方法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问卷360份.90.3%(325例)的患者享有医疗保障.在过去1年中,因哮喘住院者占12.2%(44例),急诊就医者占25.6%(92
感染是重症患者住ICU治疗的重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病死率和医疗费用增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如选择性消化道净化(selective digestive trot decontamination,SDD)和选择性口咽部净化(selective oropharyngeal decontamination,SOD),已被证明可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但其对于患者生存率的改善作用尚缺乏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