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中学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而閱读又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由于中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更多启发,从而形成更好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策略
  前言:
  随着人们对人才的重视,教育事业进行了改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自身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四点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一、 中学语文阅读中启发式教学要点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具有三方面要点:一是学生思维能力,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中学生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学生想象力。虽然中学语文阅读是给定的材料,但是只有学生发挥出良好的想象能力,才能够使自身融入到阅读情境中,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想象力为要点开展中学阅读教学;三是学生注意力[1]。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持久,无法集中在某一事物时,阅读的效果就会不理想,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重视,从而让学生专注于阅读学习中。
  二、 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 做好阅读导读工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想使启发式教学方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好阅读导读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阅读导读时,教师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当前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了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在设置导读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学生当前阅读能力,从而根据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设置出更适合的导读内容;二是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导读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此这就要求导读内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设置导读内容时,尽可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三是给定的阅读材料。虽然导读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导读作为阅读材料,在设置时应该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导读,从而提高阅读导读质量。
  (二) 启发学生精读文章,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并不是所有的阅读材料都能够提升学生阅读水平,要想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就要启发学生精读文章。首先在阅读材料的选材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选择名人的文章,使学生能够阅读到高水平的文章;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详细分析阅读材料,通过为学生讲授精读的好处以及精读的作用,减小学生略读文章的概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紫藤萝瀑布》时,就要启发学生学习文章中由景物描写转至情感描写的方法,通过让学生精读文章,深化学生对该篇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
  (三) 重视学生的理解练习,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只有让学生进行足够的理解练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启发学生自主阅读。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增加学生理解练习的频率[2]。由于中学阶段语文阅读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练习,而且应该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利用课后时间做好阅读理解练习,从而提高自身自主阅读、自主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背影》一课时,教师就要通过为学生布设“阅读朱自清其他文章”任务,使学生能够利用课后时间做好阅读理解练习活动,并让学生总结自身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阅读技巧,在该种启发式阅读教学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更灵活地使用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阅读分析方法,而且能够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后期发展打下基础。
  (四) 做好学生阅读评价,启发学生找准问题
  由于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因此学习能力还相对较弱,进行语文阅读分析时还可能存在一些阅读问题。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受到启发,就要做好学生的阅读评价工作,使学生能够找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为了使阅读评价更有效,教师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从而找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二是归纳学生的阅读问题,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到自身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避免其出现其他阅读问题,提高阅读效率;三是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明确问题的解决对策[4]。
  例如,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孤独之旅》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通过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抽查,找出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对策,使学生能够在中学语文教师的启发下,更全面地找出自身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从而提高自身阅读有效性[5]。
  总结:
  总而言之,只有做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才能使学生掌握到更多有效的阅读分析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后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振文.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240.
  [2]唐雪梅.以“探究式”阅读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提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09):113-119 129.
  [3]李雪华,甘永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18-21.
  [4]鄢静.试论多媒体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1):82-84.
  [5]施平,黄麟生.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1998,(09):47-51.
其他文献
摘 要:将教师从繁重的批改工作中解放出来,又能还学生一个有效提升作文水平的课堂,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话题。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一、通览全体,遴选本次评改内容;二、示范引路,形成稳定修改思路;三、有的放矢,一课解决一真问题”这三方面构建我的作文批改课堂,让学生们在师生互动中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人人进步。  关键词:通览;示范;有的放矢  作文批改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是通过教师的批阅,给学生以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也逐步进入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它有力地完善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操作的教学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更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图文并茂、声情俱全,又能完美地实现人机交互。而且网络技术还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多
摘 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活动能使我们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怎么改?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就语文教育而言,也就是抓住智力培养的本质,强化语文教育思维能力训练。林崇德教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标准,在课堂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挖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各种创新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现状;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诚然,小学语文作为